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梨木虱 (PsyllachinesisYangetli)是梨树的一大害虫 ,其分泌的粘液滴到叶、果上 ,使叶腐蚀 ,霉变 ,早期脱落 ,果实被污染 ,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品的质量。而梨木虱喜隐藏在分泌物内危害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绝大多数农药对梨木虱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1] 。因此 ,研究分泌物的性质、组成及其消除方法 ,已成为解决梨木虱危害和生产上防治的重要部分。笔者利用 3a的时间对梨木虱分泌物的组成、性质及分泌物霉变的原因和霉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于后。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与材料日本岛津GC - 16A气…  相似文献   
2.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中国梨木虱分泌物的研究,明确了中国梨木虱若虫产生分泌物的过程分泌物的主要成份及其田间消长规律,分泌物与叶片被害程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1997年又对其分泌物产生霉变条件及霉变后对梨叶的为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梨木虱分泌物在候平均相对湿度65%以下时,不易产生黑霉;在65%以上、且高温多雨条件下,分泌物发生霉变,在附有分泌物的叶片、叶柄或新梢上产生黑色霉状物。梨木虱对梨树的为害分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直接由梨木虱刺吸树体汁液所造成的为害症状不很明显,由其分泌物产生霉变后对梨叶的为害症状明显,叶片出现褐色干枯斑,由小逐渐扩大,直至干枯脱落,在电镜下观察,由分泌物霉变后首先破坏表皮结构,使排列有序的胶质和蜡质被打乱,皮孔和气孔消失。由于没有表皮的保护,叶组织失水变干枯死亡,造成大量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4.
运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阔褶水蛙(Hylarana latouchii)皮肤组织全长cDNA文库,用来筛选抗菌肽及其他功能性基因.经鉴定,原始文库滴度为9.7×106 cfu/mL,重组率达到91%,插入片段大小在0.3~1.5 kb)范围内,文库扩增后的滴度为1.9×109 cfu/mL,说明所构建文库质量较高.通过该文库成功筛选出2个抗菌肽cDNA序列,此序列属于brevinin-2家族,因此命名为brevinin-2LT1和brevinin-2LT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