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24篇
畜牧兽医   3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调控民猪胸腺β4(Tβ4)基因转录的增强子,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民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β4基因启动子区系列截短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克隆质粒;通过双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系列截短片段定向连入pGL3-basic载体构建双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系,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根据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的高低进一步筛选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利用3个在线软件预测核心区域内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根据预测结果,使用重叠PCR定点缺失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突变载体,在PK15细胞中以野生型载体为对照检测突变载体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6个Tβ4基因系列截短的启动子片段,其中5个片段具有明显的活性。经过两轮的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155~-105 bp区域为民猪Tβ4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E2F-1、MYBAS1和ELK-1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利用定点缺失构建了3个转录因子缺失的突变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检测发现仅有ELK-1结合位点的缺失,会造成启动子活性的显著下降(P0.05)。据此推测ELK-1是民猪Tβ4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元件。  相似文献   
2.
旨在克隆民猪hnRNPUL1基因全长编码区(complete coding sequence,CDS)序列并进行可变剪接分析,研究其组织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以3头3月龄民猪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hnRNPUL1基因CDS及可变剪接体,应用qRT-PCR检测其在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背肌、腿肌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融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方法鉴定核定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猪hnRNPUL1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MN399154)CDS全长2 580 bp,预期编码的多肽链存在着hnRNPs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SAP、SPRY和AAA;猪hnRNPUL1普遍表达于所检测的各组织中,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在腿肌中表达量最低;核定位序列(NLS)位于多肽链的133~430 aa处,与生物学信息学预测的结果存在着偏差;同时获得了2个变异剪接体和11种可变剪接片段。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猪hnRNPUL1基因功能及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 包括细 菌、真菌、放线菌属) 或高等动植 物在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 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 谢产物,能对抗在人或动物体内的 致病菌等病原体,可治疗大多数细 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 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 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 半...  相似文献   
4.
丁国杰  刘娣  戴秀丽  柴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65-3166
以MB基因作为影响猪肉肉色的候选基因,利用PCRS-SSCP技术,以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大白猪、长白猪5个猪种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猪的MB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对此基因的3个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MB基因在第1、第2外显子上没有发现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检测到了多态.在第3外显子上的第437 bp处存在一个T→C的碱基突变,该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属沉默突变.经计算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试验统计表明:随野猪、野家杂种猪、民猪、长白猪、大白猪肉色的变浅,等位基因N的基因频率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对猪子宫内膜进行胶原酶消化,分离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猪子宫内膜组织在37℃、通过1 g/L胶原酶Ⅰ消化90 min可以获得游离的腺体,对腺体进行培养时上皮细胞比例可达70%以上.培养过程中采用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可以成功分离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基质细胞最适贴壁时间为25 min,腺上皮为3h.纯化的基质细胞生长迅速,可传5代以上,上皮细胞生长缓慢,并且成片脱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大白猪的RXR—γ基因在1日龄、90日龄、t80日龄、270日龄和360日龄的心、肝、胃、脾、肾、肺、大畅、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XR—ymRNA在大白猪的心脏、脾脏、大肠、小肠和肌肉组织中持续高表达,而肾脏不表达该基因,肝脏组织也只在360日龄时有微量表达。  相似文献   
7.
大白猪SLA-DQ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LA-DQA和SLA-DQB基因在1、90、180、270和36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与器官中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LA-DQA和SLA-DQB基因在大白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的心、肝、胃、脾、肾、肺、大肠、小肠、肌肉、子宫、卵巢共11个组织与器官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与变化。DQA基因在9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在1日龄时最低;DQB基因除了在1日龄的心、肝和肾中表达量高于DQA基因外,其余各时间点的不同组织与器官内的表达量均低于DQA基因。  相似文献   
8.
孙志茹  刘娣 《农业考古》2013,(1):235-238
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养猪史为背景,追溯我国优良本土猪种——民猪的产生、演化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通过东北地区考古资料分析民猪与野猪的关联,通过文献调研,从养猪数量、养猪品种、猪产品的应用等方面来勾画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养猪繁荣史,总结近现代民猪品种的形成过程和进一步的杂交应用与品种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9.
刘娣 《现代园艺》2013,(21):74-75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绿化成为热门,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层出不穷,然而繁荣背后,也暴露诸多问题。1存在的问题1.1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某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的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种鸡后对后裔雏鸡进行大肠杆菌母源抗体检测,并对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功毒诎验。结果表明,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早期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6.35log2,雏鸡至23日龄时血清仍保持较好的抗体水平,平均值为4.57log2,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免疫保护,随着日龄的增长保护性逐渐降低,至30日龄时几乎无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