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单产,多次试验其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中稻适当减少基、蘖肥用作穗(粒)肥,使其前期促蘖壮蘖,中期稳长,群体适中,后期个体健壮,抗逆力增强,光合效率和N肥利用率均提高,因此头、二季均较“重底早追施肥法”显著增产,尤其与穗型较小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适当密植和增施N肥、中期增施K肥等措施并用时效果更佳。N素基、蘖、穗肥比例为5:2:3的两季增产率均高于其他参试8种单项增产措施,起关键作用的是穗(粒)肥,随施N总量增加而提高其所占比例,对两季总产的配合效应愈好。穗(粒)肥施期则根据中期长势长相而定,一般宜在孕穗期或齐穗期施用。  相似文献   
2.
3.
刘义文 《再生稻》1995,(1):91-96
1991-1992年试验结果,小麦-中稻-再生稻三熟制采用半旱式免耕法对三熟产量无影响,与大春翻耕小春免耕,大小春翻耕的无明显差异。在总用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施有机肥30%的比有施有机肥60%和全部施化肥的对提高在熟作物产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力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文 《再生稻》1995,(1):42-47,35
  相似文献   
5.
头季稻农艺措施对再生稻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稻田半旱式耕作法是由侯光炯教授等一批科技工作者经多年的系统研究而提出,在生产上表现了明显的增产优势,特别是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和大肥田等低产田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就重庆市而言,十九个区县650万亩稻田面积中,近年来冬水田己上升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7.
黄佳一号丝瓜是以B10为母本、B1为父本杂交配制育成的早熟中长棒形杂种一代丝瓜新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早熟,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节位8节,雌花节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中长棒形,果皮黄绿色,光皮,果肉紧实、细嫩爽口、味甜、清脆、瓜味浓、耐褐变,瓜条整齐匀称,商品性好,丰产,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纵径28 cm左右,横径6 cm左右,平均单果质量340 g左右,每667 m~2产量为6 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温湿度调控、肥水管理、搭架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湖南迷你型冬瓜的春提早设施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春秀苦瓜是以B2为母本,BZ34为父本杂交配制育成的苦瓜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早中熟,第一雌花节位8节左右,雌花节率高,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中棒形,果皮白绿色,珍珠瘤,瘤粒饱满,发亮,果长25 cm左右,果粗7 cm左右,单果质量400 g左右,肉质脆,苦味中等,果实硬度好,商品性佳,抗病、抗逆性强,每667 m2产量500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