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运用微卫星标记对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30对微卫星引物,以中国西部7个地方绵羊(Ovi saries)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基因频率、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及有效等位基因数目(Ne),并根据共祖遗传距离矩阵进行UPGMA聚类分析,评估其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30个座位中,共检测到23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8个;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3.4个,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5.3个;座位平均杂合度为0.320~0.818,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656~0.719之间,座位平均PIC为0.388~0.786,品种平均PIC在0.590~0.666之间。聚类分析表明各绵羊品种聚类结果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有争议之处仍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同饲养条件下梅花鹿母性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8月,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分娩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梅花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分析仔鹿不同日龄及不同饲养条件下母鹿母性行为差异,探讨梅花鹿母性行为优劣,以指导梅花鹿饲养管理及遗传繁育。结果表明:在统计的5种母性行为中,随仔鹿日龄增加,母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逐渐降低,且1~7日龄和其它2个日龄段的母性行为都存在显著差异。至仔鹿35日龄时,母鹿母性行为表现很低或不表现。不同饲养条件下,母鹿授乳行为、寻找张望行为及中断哺乳行为差异不显著,而跟随行为、舔舐与修饰行为则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仔鹿1~7日龄时段是母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的关键时期,母鹿在半散放条件下母性行为优于圈养条件。  相似文献   
3.
Four microsatellites IDG VA-11, IDG VA-27, IDG VA-44 and IDG VA-46 were used to analyzegenetic diversity of five cattle breeds. The average gene diversity of the four loci was 0. 57, of which IDG VA-11 was 0.66. Genetic diversity of five cattle breeds was 0.57, Nanyang was the highest 0.66, Yanbian andKorea cattle were 0.51 and 0.53, respectively. The fact that the observed diversity was lower than expected inSimmental and Piemontese crossbred showed existing selection and inbreeding impacts. The gene flow betweenYanbian and Korea cattle, and that between Simmental and Piemontese crossbred were as high as 23.79 and7.15 for each pairs of them, which showed their closer origins.  相似文献   
4.
家畜行为与生产及遗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畜是在人为或者半人为条件下,经过千百年驯化驯养而形成的动物品种或品系,其特色为满足人类要求而带有人们喜好的烙印。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尽管大多数家畜都是人工选择的产物)仍然使得世界上家畜种类繁多,形态、构造千差万别,同时也构成了家畜行为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家畜行为与生产、遗传之间究竟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既是家畜行为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论、现在仍未形成一致意见的问题。笔者就家畜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家畜行为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行为改良生产性状、家畜行为的群体遗传及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等问题展开综述,并就上述问题研究前景等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畜禽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标记对畜禽遗传距离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运用遗传标记对畜禽遗传距离分析的几种方法,指出其各自的特性和优劣。并且讨论了影响遗传距离估测精度的几种因素。一般而言,在遗传距离分析中,Nei氏遗传距离应用较为广泛,其精确度较高;在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度检测中,以微卫星标记最为准确,但是这几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影响精度的几种因素中,尤其以标记位点数的多少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的行为差异。【方法】于2006-04-10及2007-03-10,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鹿场圈养的15只成年公梅花鹿和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的13只成年公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对其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其他行为进行观察,每周观察4 d,对收集的数据以60 min为单位合并归为一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种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2种饲养条件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昼间圈养条件下,梅花鹿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07:30-08:30,16:30-17:30),而反刍行为高峰发生在13:30左右,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13:30-16:30。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取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08:30-09:30,16:30-17:30),反刍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8:30,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9:30和15:30-16:30。对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分析表明,除07:30-08:30圈养梅花鹿取食行为频次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外,半散放公鹿取食行为频次在08:30-09:30,12:30-13:30,13:30-14:30,15:30-16:30这4个时段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圈养梅花鹿;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反刍行为频次除08:30-10:30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另外的07:30-08:30,10:30-11:30,11:30-12: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16:30-17:30共8个时段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种饲养方式梅花鹿卧息行为频次在08:30-09:30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30-14:30,14:30-15:30 的2个时段存在显著差异;圈养梅花鹿观望行为频次在10:30-11: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共5个时段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移动行为频次在08:30-09:30,09:30-10:30,16:30-17:30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修饰行为频次在12:30-13:30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家养动物选择的基因频率变化与品种聚类和保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引述了选择在畜禽品种特征、生态多样性、DNA水平基因频率上的变化事例,强调了品种是野生动物在家养条件下遗传多样性的延伸,与保护野生动物在保护生态链的意义不同,是发展持续农业生产的一个链,品种性能改进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改进其经济性状是主要目标,但新品种的出现引发对原种的保护问题。当前,进行品种聚类分析时要对选种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加以注意,选择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有多种原因,如生态条件、引种性迁移、稀有种的基因库狭窄、突变个体的增加、基因型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显现率、以及人工授精等引起的各基因比例的不平衡现象,故聚类分析工作中要排除有关因素引起基因频率不平衡的影响,避免产生有偏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粪便DNA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粪便DNA分析技术的建立背景和该技术在物种鉴定,个体识别,性别判定,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性,行为生态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该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s)是调节动物繁殖的关键激素,在哺乳动物中主要以2种形式存在.GnRHⅠ调节促性腺激素,GnRHⅡ则具有神经调节和促进性行为作用.GnRHs可通过自/旁分泌在生殖组织和肿瘤中发挥作用.但GnRH Ⅰ和GnRHⅡ似乎仍有信号的差异,通过Ⅰ型受体而产生不同的下游效应.配体受体的相互作用和受体构象变化参与受体激活原理已被部分确定.这些研究结果为选择新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提供潜在的更广泛和更具体的应用前景.另外,通过合成新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在生产中发挥更广泛和更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家畜行为及其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生产育种中除对日增重、饲料报酬、瘦肉率等主要生产性状进行选择外,还要求家畜性情温和、无恶癣、母性好、恐惧行为低等良好的行为性状。因此改善提高家畜重要行为性状在生产实践中亦不容忽视。家畜重要行为性状主要指与生产及选择密切相关的母性行为、恐惧行为、攻击行为等,这些性状一般具有数量遗传学的特点,故可通过选择提高以改善其性能。本文在表观及分子水平综述了国内外家畜重要行为性状及其遗传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国内家畜行为遗传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