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1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林业   694篇
农学   651篇
基础科学   436篇
  1047篇
综合类   3763篇
农作物   585篇
水产渔业   345篇
畜牧兽医   1329篇
园艺   405篇
植物保护   48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536篇
  2012年   629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栽培为对照,研究畦式好气栽培对水稻根系、群体消长、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畦式好气栽培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水稻根系的生物量,与传统栽培相比,增幅达5.46%-11.18%;显著增加了抽穗后10cm以下土层的根系比例和根系活力,提高了根冠比,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每公顷可比传统栽培增产稻谷637.5kg,增产9.48%。  相似文献   
3.
通过细菌分离、动物试验、细菌学与血清抗体之间相互关系、温度与感染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等分离一例奶牛布鲁氏菌。发现细菌学与血清抗体呈平行关系,试管凝集反应与补体结合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感染动物14天出现波浪热,持续到剖杀前(31天)。  相似文献   
4.
麻类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麻类纤维在我国非织造行业新用途的开发和拓展,对麻类纤维在非织造领域的利用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5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为试材,通过研究接穗的采集时间,采集长度,可利用芽率,每根枝条可采接穗数等,得出核桃芽接接穗的高效繁殖技术。5月-6月应在新梢长到30cm-50cm时掐头,5天后,留1个-2个芽剪枝做接穗,在管理好的采穗圃,一年每个枝条可采5根-7根接穗,其中2/3用于夏季芽接,1/3用于秋季闷芽接,这些接穗上的接芽多充实,饱满,一株5年生树一年可采集接穗50根-80根,可利用接芽数为250个-400个。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对使用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和激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各国都在进行研究 ,许多国家对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采用立法控制。而中草药由于没有化学合成药物和抗生素的各种弊端 ,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天然中草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瑰宝 ,既无抗药性和耐药性 ,也无药害残留并有营养和药用的双重作用 ;既可防治疾病 ,又能够提高生产性能 ,不但能直接抑菌 ,而且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具有非特异性免疫抗菌作用 ,是大有前途的畜禽饲料添加剂。1 分类根据中草药添加剂作用的差异 ,可将其分为营养性…  相似文献   
7.
Myostatin基因即肌肉生长抑制素,是一种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应运PCR-SSCP和测序的方法对中国秦川牛、南阳牛以及国外引入品种皮埃蒙特牛双肌基因的第三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三外显子938处G→A的单核苷酸的突变造成了南阳牛、皮埃蒙特牛第三外显子扩增片段多态性,秦川牛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杉木林杆材阶段能量积累和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多以干物质量作为指标 ,这对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效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把生物量与能量结合起来 ,因为生物量和能流的研究 ,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最主要的一环 ,是研究物质生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关于森林各组织器官的热值和能量的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这方面的工作。刘世荣等 (1990 )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i)林群落能量积累、分配、固定和转化的规律 ;陶金川等 (1990 )探讨了银鹊树 (Tapisciasinensis)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的现存量 ;张文其等 (1995 )对鹤山…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牛第6号染色体上9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研究,检测其在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中152头母牛的多态性。本试验9个位点中,BM4528为单态,BM4203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5>PIC>0.25),而其它的7个位点均是高度多态位点(PIC>0.5)。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报道了西瓜蔓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的形态特点,并鉴定其有性阶段为Mycosphaerellamelonis(Pass)Chiu et Walker,无性阶段为Ascochyta-cucumis Fautr et Roum.此外,还在其他瓜类作物上作了病原菌的致病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