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养蚕消毒的常规药剂漂白粉和甲醛都有缺点,漂白粉腐蚀性强,有效气不稳定,甲醛消毒不全面,容易变性而影响消毒效果,因此,研究新的消毒药剂一直是蚕病防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药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自从Hsiao Ting H.等(1973)发现苯来特对紫花苜蓿象鼻虫微粒子病有明显治疗效果之后,不少研究者在这方面研究取得了进展。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蚕病组(1978)研究表明,除苯来特之外,多菌灵、托布津以及“7313”等对治疗家蚕微粒子病也有显著效果,因而得出了诸如具有苯并咪唑基类似结构的化合物对治疗微粒子病都可能有效的想法。为了证实这种设想和进一步寻找其他有效药物,我们进行了这个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防微灵”是以内吸性多菌灵为主剂,辅以能增强粘附和促进渗透内吸的助剂组成的药物,将其喷施于桑园桑树叶片上让其内吸,在有效期间内常规采叶养蚕,使家蚕体内经常维持药剂治疗浓度,从而达到治疗蚕期食下感染微粒子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首次报道家蚕蛾(Bombyx mori)保幼激素的种类及含量的分析结果。1967年以来先后分离到的天然保幼激素有:天蚕蛾(Hyalophora cecropia)的JH-Ⅰ、JH-Ⅱ;1973年从烟草天蛾(manduce Sexta)幼虫咽侧体组织培养中分离JH-Ⅲ;1980年又从烟草天蛾卵中分离JH-0。 本试验以家蚕多化性品种137的雄蛾头部(17,000个)作材料,经丙酮及甲醇抽提,过滤,将滤液减压回收溶剂而得到残渣,用甲醇适当稀释后供作样本。使用Trocor-78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试,层析柱20cm×φ5mm,装入粒度为10μm的国产  相似文献   
5.
漂白粉具有杀菌广谱、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作为养蚕消毒剂曾被广泛采用并获得良好效果。但由于它易吸湿,有效氯不稳定,溶解不完全,使用时往往因浓度不足和操作不当而影响消毒效果。近年,我省蚕区转移到新区后,蚕农技术水平较低,对漂白粉使用方法掌握不好,使它的缺点更为突出。因此,寻找新的消毒药物代替漂白粉在生产上应用为当务之急。 1986年起,我们应用次氯酸钠在蚕种场  相似文献   
6.
“801”蚕药所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一、定性分析、结构鉴定能溶于水(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12.5克),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经110.6℃真空干燥至恒重后(无水),测其熔点,在175.5℃开始熔解,且呈爆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