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科学的选配和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措施,本文从母牛的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繁殖生产、和卫生防疫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指导规模化母牛繁殖生产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番茄制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基于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480份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DEA-BCC模型,测算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效率,分析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要素冗余率,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影响加工番茄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生产效率均未达到DEA有效水平;其次,加工番茄主产县域的生产要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种植面积和农业机械投入冗余属于资源利用强度不足型,劳动力、化肥及农药投入冗余属于要素投入过度型;家庭纯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种植时间和种植面积是生产效率出现县域差异的主要因子,解释力度介于61.4%~65.2%,且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力均高于单独作用的影响力,表明促进县域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主产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番茄种植户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河西绒山羊性别、年龄与绒毛生产性能间的关系,对1~4岁的198只河西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和绒纤维直径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间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羯羊的产绒量显著高于母羊(P<0.05);随年龄增长母羊和羯羊的产绒量均呈上升趋势,在2~4岁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359.09~392.33g和454.75~503.149),差异不显著(P>0.05);绒纤维直径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P<0.05);母羊和羯羊的绒纤维直径在1岁时最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P<0.05);随年龄增长绒纤维直径逐渐变粗,24岁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维持在15.17~15.54 μm和15.27~15.81 μm.由此可见,河西绒山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岁处于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地]通过对种公牛强制运动观察精液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冻后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疾病正常采精种公牛4头,记录分析强制运动后20 d,40 d,60 d,80 d精液冷冻前后理化指标变化。[结果]种公牛强制运动后原精液密度增加2.98亿,精液活力提高0.17%,精液量增加0.6 mL,冻后废弃率降低21%,冻后活力提高0.08%,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种公牛强制运动再结合刷拭等保健措施能有效改善精液品质,增加生产数量,提供更多优秀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5.
5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繁殖力的5个绵羊品种(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藏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C→T的突变,出现C/T的杂合。5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藏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特克赛尔羊之外,其余4个绵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以及德国美利奴羊3个品种的绵羊相互之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显著(0.010.05)。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小米糠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小米糠多酚的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为小米糠的功能性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小米糠中的多酚,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为自变量,以小米糠多酚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对小米糠多酚组分进行定性分析,测定0.2~1.0 mg/mL小米糠多酚和Vc(对照)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还原能力,以评价小米糠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小米糠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功率250 W,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40 ℃,在此条件下小米糠多酚提取量为(38.02±2.15) 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小米糠多酚含有多酚类物质的官能团。由HPLC-ESI-MS结果,推断出小米糠中主要含7-O-β-D-吡喃葡萄糖基-6-C-β-D-吡喃葡萄糖基木樨草、异金雀花素-7-O-β-D-葡萄糖苷、对-香豆酸和牡荆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当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小米糠多酚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与VC接近;当质量浓度为 1.0 mg/mL时,小米糠多酚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弱于VC。【结论】获得了提取小米糠多酚的最佳工艺,探明了其主要组分,且小米糠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技术在牛繁殖改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解冻时间对解冻后精子活力做对比试验,寻找最佳的解冻温度、解冻时间,从而提高细管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稻米的市场定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沼液富含氮、磷、有机物、微量元素、多种水解酶等,对于稻米品质及产量提高的效果明显,因此,探究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沼液对其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设置全沼液添加量、50%沼液添加量和0沼液添加量(全化肥)3个处理,经不同浓度的沼液灌溉,分析了沼液替代化肥对水稻分蘖、拔节孕穗期以及成熟期生物量、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沼液对水稻分蘖有促进作用;施用沼液可增加水稻产量,与全化肥处理相比,全沼液处理增产幅度达20.53%。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变化的影响,选取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及同期地面气象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Mann-Kendall非参数突变检验、相关性分析和优势主导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生育期变化规律及其定量气候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现蕾-开花期、开花-吐絮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分别为15、35、31、77、35和190 d,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和全生育期均呈现极显著延长趋势,现蕾-开花期呈现极显著缩短趋势。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积温的增加是棉花播种-出苗期、出苗-现蕾期、吐絮-停止生长期和全生育期延长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3.07%、34.03%、67.33%、25.54%;积温的减少是现蕾-开花期和开花-吐絮期缩短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3.22%和27.29%。1990—2011和2012—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现蕾-开花期的缩短均以积温的减少影响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8.15%和55.35%。综上,1990—2020年新疆南疆阿拉尔垦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积温的动态变化是导致棉花生育期呈现延长或缩短趋势的主要气候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试验观察了3种稀释液在低温(0~5℃)环境中的保存效果,通过分析不同稀释液对种公鸡精子存活时间及其生存指数的影响,旨在筛选出保存效果最好的稀释液。结果表明:由果糖、谷氨酸钠、K_2HPO_4、KH_2PO_4配制而成的稀释液C低温保存条件下精子的存活时间达到159.5 h,生存指数为83.95,有效存活时间为5 d,显著高于由果糖、谷氨酸钠、柠檬酸钠配置而成稀释液A和醋酸钠、柠檬酸钠、Na_2HPO_4·12H_2O配制而成的稀释液B的保存效果(P0.05),在3种稀释液中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