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镇一猪场于2010年3月16日起暴发一起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共有125头发病,发病率44%,死亡30头,病死率24%。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生猪生产在我国畜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带给人类食物福利的时候,养猪业也对人们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以及防制对策进行概略阐述,仅供行业同仁参考。1对环境的污染养猪业涉及到猪、饲料和人,关系到周围土壤、水体和空气。养猪产业的发展在带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盐都区规模养殖发展迅速,推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动物养殖的规模化、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在规模养殖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内部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规模养殖场(小区)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风险较大。一些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动物防疫监管  相似文献   
4.
猪发生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症的传染病,其共同特点是咳嗽,呼吸困难,有的体温升高等。常见的传染病有猪流感、猪肺疫、猪气喘病、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圆环病毒病(PCV-2)、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和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  相似文献   
5.
长江以北地区,冬春季漫长而寒冷,平均温度在5℃以下,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在冬春季节更加难以健康生长。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主要是建场较早和部分中小规模的私人养猪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导致这些猪场仍然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  相似文献   
6.
生猪生产在我国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就养猪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问题以及防制对策概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养猪产业化发展对环境的影响1.1动物本身对环境的污染1.1.1对水体及土壤的污染:(1)一些未经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以粪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据初  相似文献   
7.
长江以北地区,冬季和早春平均温度在5℃以下,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在冬春季节更加难以健康生长。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主要是建场较早和部分中小规模的私人养猪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致使这些猪场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的复杂疾病,保育猪增重缓慢,饲料报酬低,  相似文献   
8.
<正>冬春季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由于刚摆脱了哺乳阶段,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完成由母乳向饲料的转换。而该阶段仔猪的特点是:温度敏感,疫病易感性高,生长发育快。以上这些特性给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