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倒伏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重要因素,半矮杆是协调高产和抗倒性的理想资源。前期通过辐射诱变‘湘辐糯1号’获得了半矮杆突变体‘双辐矮糯’。本研究分析了‘双辐矮糯’的茎节配置特点、基本农艺性状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辐矮糯’株高较‘湘辐糯1号’(133.13 cm)降低了24.88 cm,穗、第1节和第2节长度显著缩短,降幅分别达到18.10%、23.06%和19.13%,而第3、4、5节长度缩短程度不明显,表明其株高突变基因主要控制穗和高位茎节的伸长。‘双辐矮糯’的单株有效穗为10.4个,是‘湘辐糯1号’(5.2个)的2.04倍,其强分蘖能力确保了在每穗总粒数下降20.24%和千粒重下降7.51%情况下单株产量仍表现出25.26%的增长。品质分析发现,‘双辐矮糯’的粒长、粒宽、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指标及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食味品质指标与‘湘辐糯1号’无显著差异,说明‘双辐矮糯’株高的下降未对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产生不利影响。遗传分析发现,48对SSR标记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间扩增出了完全一致的基因型,二者遗传背景相似度达到了100.00%,证实了‘双辐矮糯’是源于‘湘辐糯1号’的真实变异。利用‘双辐矮糯’与‘湘辐糯1号’构建了2个正反交F2群体,分析发现群体中半矮杆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半矮杆性状受一个隐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本研究明确了‘双辐矮糯’的株高表型和遗传特点,为深入挖掘其育种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并为雷州半岛旱作节水农业提供依据,在室内滴灌条件下进行了砖红壤水分入渗的试验研究。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对0.5、1.0和3.0 L/h 3种滴灌流量下土壤水分入渗湿润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砖红壤水分的水平扩散、垂直扩散都与滴灌时间呈指数关系,并与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当流量为0.5和1.0 L/h时,砖红壤中水分扩散运动分为二个阶段:由开始的水平扩散速率大于垂直扩散速率过渡到水平与垂直等速扩散。在土箱中监测了0.3、0.6、0.9和1.2 L/h 4种滴灌流量下土壤水分分布,分析表明对于砖红壤土质,为了能使水分入渗达到一定深度,选择流量0.9~1.2 L/h对短期浅根作物连续滴灌4 h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是黑龙江省菜豆主要的种子传播病毒。为分析菜豆种质资源携带病毒的状况,以6份普通菜豆种子的胚根、胚芽和子叶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总RNA和基因组DNA,根据BCMV、BYMV和SBMV的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和RT-PCR对180份菜豆资源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RT-PCR对BCMV、BYMV和SBMV的检出率分别为12.78%、9.44%和1.67%;PCR的检出率分别为12.78%、8.33%和1.67%。所收集的6种菜豆种质资源均检出1~3种病毒,其中BCMV和BYMV是主要的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羊品种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山羊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牛的AMP00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ADIPOQ在川东白山羊、大足黑山羊、贵州白山羊、金堂黑山羊、板角山羊、成都麻羊、南江黄羊、古蔺马羊和马头山羊等9个山羊品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在贵州白山羊和古蔺马羊两个群体中研究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山羊繁殖力之间的关系.[结果]4对引物中只有引物P4存在多态性.对于P4的扩增片段,在不同的山羊品种中检测到从、AG和GG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与AA型相比,GG型有一处单碱基突变(954G→A).GG型和AG型的贵州白山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分别比AA型的多0.18只(P<0.05)和0.20只(P<0.05); GG型和AG型的古蔺马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分别比从型的多0.16只(P<0.05)和0.15只(P<0.05).另外,贵州白山羊和古蔺马羊的不同基因型之间初生重的最小二乘均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明ABIPOQ可能是影响贵州白山羊和古蔺马羊多胎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例汽车双作用叶片式动力转向泵的定子曲线的逆向测量数据,并且应用最小二乘法把定子曲线测量点数据拟合成分段多项式函数,为定子曲线的精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RAPD标记蓖麻单雌性状的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西单雌、山东单雌、东北单雌、法国单雌和转1号标雌等5个蓖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DNA提取法,从蓖麻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对RAPD-PCR反应体系中dNTP、引物、模板DNA及TaqDNA聚合酶用量的梯度处理,运用多因素试验的方法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的体积为25止时,各反应物适宜用量分别为:dNTP0.4mmol/L,随机引物0.2μmol/L,模板DNA120ng,TaqDNA聚合酶2.5U。在此反应体系下,扩增效果清晰、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辽西北地区气象条件明显影响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通过试验探讨谷子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三农"专项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较为准确的本地温度降水指标。方法:采用谷子分期播种法,试验小区随即排列,分8期播种,每期2次重复,对谷子生育期温度、降水、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进行对比观测,选用临近的乡镇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期播种,使谷子不同生育期所处温度降水条件不同,统计分析谷子各生育期适宜温度降水指标为:苗期适宜温度16.6℃,适宜降水量36.2mm;拔节期适宜温度23.3℃,适宜降水量90.6mm;抽穗期适宜温度24.0℃,适宜降水量74.0mm;成熟期适宜温度25.1℃,适宜降水量52.6mm。结论:辽西北地区杂粮谷子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400℃以上,谷子才能正常成熟。谷子全生育期间降水量达200mm以上,才能满足谷子正常生长需求。谷子全生育期降水量达到220mm以上,全生育期间活动积温达2 650℃以上,才能使种植的谷子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8.
水稻叶穗色泽突变体为解析不同器官叶绿素生物合成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优良的遗传材料。本研究鉴定了1份白叶白穗突变体wlwp7(white leaf and white panicle 7),分析了wlwp7的形态、生理和遗传特点。结果表明:wlwp7对低温敏感,当环境温度为20 ℃时苗期叶片白化,但温度升高至30 ℃后叶色正常;大田环境下wlwp7抽穗后颖壳白化,叶绿素含量降低至野生型的40.73%;除结实率较野生型T98B下降6.28%外,其他产量性状不受影响;遗传分析发现,wlwp7与T98B的正反杂交F2群体中都未出现白叶绿穗和绿叶白穗重组单株,经卡方检测白叶白穗突变单株与绿叶绿穗野生型单株的理论分离比符合1∶3,表明白叶白穗性状受同一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BSA策略进一步将wlwp7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一个280 kb的区域内,该区域未有已报道的白叶白穗基因。本研究发现了wlwp7同时控制叶部和穗部叶绿素合成,精细定位结果为最终克隆wlwp7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候选基因法对与繁殖性能有关的遗传标记进行筛选,旨在为山羊高产仔数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确切的遗传依据。参考牛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检测GnRHR基因在波尔山羊以及我国西南地区9个地方山羊品种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同时在川东白山羊、古蔺马羊和贵州白山羊3个群体中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产仔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对引物中只有引物P1扩增片段检测出多态性。对于P1的扩增片段,在不同的山羊品种中检测到AA、GG和AG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表明GG与AA型相比有一处单碱基突变(154G→A)。AA基因型个体在3个群体中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都显著高于GG和AG基因型个体(P<0.05),GA基因型个体在古蔺马羊中的产羔数显著高于GG型个体(P<0.05),而在其它2个品种中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山羊GnRHR基因的突变与其繁殖性能有关,可能是影响山羊繁殖率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审理涉农案件,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200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