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炭能有效减少稻田温室气体(CH_4、N_2O)排放,不同裂解温度下生物炭对稻田土壤CH_4、N_2O排放的影响及机制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利用两个原料产地(哈尔滨、丹阳)水稻秸秆生物炭,以江苏省丹阳典型稻麦轮作田为研究区,研究施加不同裂解温度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土壤CH_4、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比常规施肥,施加300℃、500℃、700℃裂解的丹阳和哈尔滨水稻秸秆生物炭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10.38%、21.09%、13.28%和42.83%、65.29%、55.44%,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42.77%、53.54%、51.19%和45.34%、48.51%、48.40%;(2)通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公式计算得出,施加500℃裂解的丹阳和哈尔滨水稻秸秆生物炭分别比300℃、700℃减少27.09%、25.85%和40.54%、8.09%;(3)分析得出500℃裂解温度的生物炭减排效果优于300℃、700℃,主要原因是施加三种裂解生物炭后,土壤产甲烷古菌丰度值降低,且500℃低于300℃、700℃生物炭,平均降低48.33%、29.35%。同时施加500℃生物炭土壤硝化细菌丰度低于施加300℃、700℃生物炭。  相似文献   
2.
番茄与黄瓜远缘嫁接愈合口形成过程的组织解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番茄/黄瓜远缘嫁接不亲和时愈合口的形成过程,为后期砧穗间信息互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黄瓜‘新泰密刺’、黑籽南瓜和番茄‘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下胚轴斜靠接方法远缘嫁接番茄/黄瓜(接穗/砧木),嫁接组合黄瓜/南瓜、黄瓜/黄瓜作为嫁接亲和性的对照。观察嫁接后第2、5、8和15天嫁接苗生长形态变化并统计成活率,对比分析黄瓜的近缘及远缘嫁接的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1)嫁接接口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对照黄瓜自嫁接和黄瓜与南瓜的嫁接均经历了相同的愈合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形成层与输导组织,得以正常生长;2)分别用经木质部运输的品红溶液、经韧皮部运输的HPTS染料标记嫁接苗,结果显示远缘的番茄与黄瓜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虽然可以各自分化出愈伤组织,但二者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无法真正地融合,机械性地对接在一起的木质部可以运输水分,使得番茄接穗不萎蔫,但韧皮部并未连通,无法进行其光合及同化产物运输、维持其生命活动,初步解释了远缘嫁接不亲和的解剖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是引起牛乳腺炎和小牛肺炎等多种牛病的重要病原体。黏附蛋白通常被认为在该生物体的致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牛支原体株贵州株(GZ-2)的4个假定蛋白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M27、M32、M498、M663;分别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E3(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亚细胞定位及黏附性研究。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M27、M32、M498和M663蛋白;M27、M32和M498蛋白均在牛支原体总蛋白、胞膜蛋白与胞质蛋白中均出现特异印迹条带,而M663未被检测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的免疫染色结果显示,M27、M32、M498和M663蛋白和牛支原体都能黏附在胚胎牛肺细胞(EBL)上,兔抗M27、M32、M498和M663血清抗体能够抑制蛋白M27、M32、M498和M663对EBL细胞的黏附,也能抑制牛支原体对EBL细胞的黏附。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与其一致,得到了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M27、M32和M498蛋白是牛支原体的黏附相关蛋白,而M663在Western blot中未被检测到,但它仍能黏附在EBL...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两大重要工作,应该同行同向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融合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工作合力。为此,就要通过用新发展理念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打破观念上的“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融合发展的师生共建的新型工作团队,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推进大学生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走深走实,找准着力点,搭建融合发展的新平台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以小麦秸秆炭(WBC)、水稻秸秆炭(RBC)、玉米秸秆炭(CBC)为试验材料,在配施化肥的条件下,对各处理的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量和土壤pH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肥料(CK)相比,在盆栽试验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CH_4、N_2O的排放量,增加CO_2排放量,WBC、RBC和CBC处理的CH_4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6.05%、44.82%和39.62%,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20%、27.96%、26.88%,CO_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2.04%、17.83%和25.29%,大田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总体相似。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水稻生育前期增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秸秆(玉米、小麦、水稻)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为试验材料对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设计未施加生物炭(CK)、500℃小麦生物炭(WBC)、500℃玉米生物炭(CBC)、300℃水稻生物炭(NBC_3)、500℃水稻生物炭(NBC_5)、700℃水稻生物炭(NBC_7)和炭基缓释肥(CN)7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同等养分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和炭基缓释肥均能提高本研究中土壤酶活性。通过研究水稻生长时期各处理对酶活的影响发现,单一酶的最佳处理分别为NBC_3、NBC_5、NBC_5、NBC_5、NBC_5、WBC;同时NBC_5处理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E_t值最高,其次分别为WBC、CBC、NBC_7、CN、NBC_3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19.81%、16.63%、13.59%、10.54%、9.09%和9.03%,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完善了单一酶活性反映的片面性。因此,NBC_5处理表现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配施化肥对稻田土壤有效氮素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秸秆炭、水稻秸秆炭、玉米秸秆炭为材料,在配施化肥的条件下,对各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铵态氮、有机碳含量进行研究,同时对收获水稻进行性状与产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生物炭配施化肥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减少土壤铵态氮含量,对水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环保以及作物产量的角度来看,生物炭配施化肥是一种可行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失的途径主要是抛荒和低补偿征用,土地流失是现阶段的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反应物,它会对经济社会带来一定影响,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消除负面影响,引导农村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提升,怎样提高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刀具使用寿命摆在了操作人员的面前.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的方法,事先对相关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建模,提前预测加工情况.对切削条件和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能够在选择切削用量的时候也同时进行优化,在刀具快要磨损前进行更换,能够避免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振动、加工过程中的失稳使正在加工的零件产生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在贵州省开阳县某养鸡场分离的1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贵州株)的遗传进化情况,试验设计、合成1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基因引物,并通过扩增、克隆、测序该基因,分析其遗传进化情况.结果:PCR扩增基因为1134 bp.基因测序显示,ILTV贵州株与国内黑龙江、江苏、上海和国外澳大利亚、突尼斯、美国、意大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