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期对杂交早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杂交早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指数及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但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以抽穗后 35d收获的稻米胶稠度最高 ,以抽穗后 2 5d收获的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甜度是衡量冬枣商品价值的关键特征之一,目前冬枣甜度检测多采用具有破坏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不能用于商品化分级分选.本项目利用色差仪检测了冬枣的色差,利用DA-Meter检测了叶绿素含量特征,并检测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利用Matrix Laboratory(MATLAB)软件,以色差值L、a、b、c、h,DA值为自...  相似文献   
3.
陆稻主要性状的产量效应及其育种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 10个陆稻品种 10 0个单本株的 8大类 4 2个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单因素逐步回归、多元相关、通径与灰色关联的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陆稻产量的关键性状有 7个 ,效应大小顺序为单本株有效穗 (1) >主茎节间数 (2 ) >穗茎粗 (3) >一次枝梗数 (4) >始穗至成熟天数 (5 ) >实粒数 /穗 (6 ) >抽穗期下部花粉育性 (7) ,其中 (1)、(3)、(6 )为正效应 ,(2 )、(4)、(5 )、(7)为负效应。笔者认为陆稻选育的基本目标为“足穗、大穗、早熟” ,具体是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穗茎粗 ,主茎节间数、一次枝梗数中等 ,穗粒数多 ,小穗不育率低 ,结实率高 ;主茎节间数、叶片数适中 ,功能叶厚且狭短 ;生育后期进程快 ,早熟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蓄水保墒、减少径流、培肥地力、抑制扬尘、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如何将二者的优势有机融合,在玉米种植中发挥综合效益,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平凉市农机站通过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与传统耕作不同模式对比试验,探索保护性耕作与先进旱作农业技术的结合点,为进一步推广保护性耕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世界各国的著名大学校长对知识经济时代与高等教育的创新,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美国加州大学校长戈斯说:"高校对人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斯卡说:"21世纪高校要走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才能不断地创造新思想,引导社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校要开拓新知识,二是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谈到,高校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考虑应该提供一种什么教育,那就是要终生对"人文"学问的传授,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  相似文献   
6.
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抗旱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0个杂交稻新组合为材料,采用淹水和旱作处理,考察了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有效穗/株、总粒数、空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对干旱的响应,并运用性状抗旱响应度的隶属函数值进行了杂交稻新组合抗旱性的单一和综合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淹水和旱作条件下,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不一,以空粒数最大,千粒重最小;且淹水条件下空粒数的变异系数大于旱作,其他性状则相反.不同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的抗旱响应度不一,以其为分类和鉴定指标发现,大部分都为中抗,只有极少组合为高抗和低抗.不同杂交稻新组合产量及其性状抗旱响应度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抗旱力不一,以其为分类和鉴定指标发现,高抗、中抗和低抗的组合分布较均匀.相关和判别分析发现,结实率抗旱响应度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分类判别正确百分率最高,达70%,可作为杂交稻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可靠间接衡量指标在生产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南方籼稻抗旱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旱地条件下 ,对籼稻 9个抗旱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 1 )各抗旱指标都存在遗传变异 ,其中穗茎粗、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剑叶长、叶绿素a/b、脯氨酸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遗传变异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 ,倒二节间长和谷粒宽的遗传变异主要受显性效应的影响 ;所有抗旱指标都存在显性×环境的互作效应 ,每穗实粒数、叶绿素a/b和自由水含量还存在加性×环境的互作效应。 ( 2 )各抗旱指标都存在普通狭义遗传率 ;每穗实粒数、叶绿素a/b和自由水含量还存在互作狭义遗传率 ,且后两者的互作狭义遗传率大于普通狭义遗传率 ,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 3 )单株有效穗数、穗茎粗和倒二节间长既存在普通杂种优势 ,又存在互作杂种优势 ,且环境不改变这三项指标显性基因作用的方向 ,其中倒二节间长为负向杂种优势 ;叶绿素a/b和脯氨酸含量只存在负向互作杂种优势 ,其余各指标杂种优势不明显。 ( 4)每穗实粒数、叶绿素a/b和自由水含量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较大 ,另外 6个指标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都为 0。  相似文献   
8.
江西早季种植巴西陆稻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江西早季种植巴西陆稻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计算的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早季种植巴西陆稻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大小是:基本苗〉穗粒数〉结实率〉全生育期〉千粒重〉有效穗〉播种至始穗天数〉始穗至成熟天数。  相似文献   
9.
陆稻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陆稻种质资源的四大主要性状(植株性状、谷粒类型、产量性状和耐旱性)进行了系统考察、模糊隶属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评判出其优劣顺序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旱稻297号>旱稻2号>旱稻9号>旱稻95树村104号>旱稻8号>旱稻95树村9号>旱稻44号>IRAT104>陆稻604>87641>陆稻4号,筛选出5个优异种质资源为:德旱1号,巴西陆稻,旱稻277号,旱稻95树村502,吴氏旱稻  相似文献   
10.
以硫丹+金虱铲为对照,在上饶市横峰县对围剿及与金虱铲或扫施复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间的防虫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防治效果为围剿+金虱铲(97.28%)>围剿+扫施(94.48%)>单施围剿(90.57%)>硫丹+金虱铲(75.88%)。不同农药复配的成本存在差异,成本大小为硫丹+金虱铲(270元/hm2)>围剿+扫施(255元/hm2)>围剿+金虱铲(210元/hm2)>单施围剿(75元/hm2)。综合考虑,水稻生产上,采用围剿防治稻飞虱最好与金虱铲复配使用,每hm2施用量为围剿375g加金虱铲900g,药液量22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