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甘肃陇中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在不同混播比例(100∶0、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下3个生育期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比例不同程度提高了播种当年草地的草产量,其中扁蓿豆和无芒雀麦混播比例20∶80处理在扁蓿豆成熟期干草产量最高,为5599.17 kg/hm2,较扁蓿豆和无芒雀麦单播分别提高了93.14%和25.06%。混播处理下牧草的土地当量比在当年9月份刈割时均大于1,最高达1.51;扁蓿豆在混播群体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不同混播比例显著提高了播种当年牧草成熟期时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扁蓿豆和无芒雀麦比例为20∶80混播时产量与营养价值最佳,是适合陇中半干旱地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最佳混播比例。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价灌丛草地自然恢复演替特征,以期为灌丛草地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东祁连山小叶金露梅+杯腺柳灌丛植被碳储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对自然恢复演替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金露梅+杯腺柳灌丛恢复演替期的延长(约20年),灌丛群落碳储量增加1.2~3.8倍;丛间土壤呼吸速率增大1.1~2.0倍,丛内保持不变;丛间和丛内土壤含水量减小1.0~1.5倍,容重增大1.0~2.0倍;丛间和丛内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单峰曲线,其含量先增加2.0%~48.7%,后减少4.4%~32.0%,全磷和全钾含量增加3.0%~76.0%,其他养分含量变化各异。随着灌丛草地植被的恢复演替,草地碳储量增加,但土壤理化性质受负面影响。故建议积极探寻实现草地生态系统高效、平衡和持续发展的途径,使灌木和草本植物协调共生、和谐生长,稳定生态系统平衡,提高草牧业生产能力和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3.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CPT)对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进行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苜蓿种子萌发机制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苜蓿种子,经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苜蓿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经0~310 W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各发芽指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苜蓿种子更具有发芽优势。说明该技术对苜蓿种子室内发芽具有重要影响,在生产上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冷等离子体处理陇东苜蓿的最佳供电功率为70 W,处理后种子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分别提高5.85%、7.19%、10.83%、2.29%,幼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2.33%;处理甘农三号苜蓿的最佳处理功率为100 W,处理后种子GR、GP、GI、VI分别提高0.56%、7.48%、16.48%、23.21%,幼苗MDA含量降低21.91%;处理甘农七号苜蓿的最佳功率为190 W,处理后种子GR、GP、GI、VI分别提高1.68%、13.75%、14.01%、24.97%,幼苗MDA含量降低35.71%。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冷季牧场的适宜休牧期,在东祁连山天祝高寒草甸设置了土壤解冻临界期—牧草枯黄期(RP1)、土壤解冻后期—牧草枯黄期(RP2)、牧草返青初期—牧草枯黄期(RP3)、牧草返青后期—牧草枯黄期(RP4)和当地传统休牧(优势牧草高5 cm—牧草枯黄期)(RP5)5个休牧期,研究了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种子库中共萌发27种植物,分属12科23属;5个休牧期土壤种子库密度表现为RP1(2 136.67粒·m-2)>RP2(1 983.33粒·m-2)>RP3(1 576.67粒·m-2)>RP4(1 220粒·m-2)>RP5(863.33粒·m-2);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在RP1休牧土壤种子库中较高,Pielou均匀度指数在RP5中最高;5个休牧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在0.38~0.49,其中RP1休牧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最高。综上,土壤解冻临界期—牧草枯黄期休牧更有利于土壤储备植物种子,增加草地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以不同混播比例(0∶10、2∶8、3∶7、4∶6、5∶5、6∶4、7∶3、8∶2、10∶0)建植对播种当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对于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影响显著,对深层土壤影响不显著。10~20 cm土层,豆禾比5∶5处理的速效磷含量较CK1增加了38%,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0~40 cm土层,豆禾比8∶2处理的碱解氮含量较CK2和CK1分别增加了159%和115%(P<0.05)。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扁蓿豆-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二者共同决定土壤肥力水平。综合评价认为,扁蓿豆与无芒雀麦混播比例为5∶5时,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推荐种植比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