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0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蚕业起源于我国,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长期以来我国的产茧量和产丝量都占世界第一位(仅短时间为日本超过)。我国蚕业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解放以来曾有几次发展高峰,也出现了几次低谷。蚕业是否也有一个稳定持续的发展时期呢?也是应该有的。但必须协调处理好一些问题,现就发表一点肤浅的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除内部污染茧的危害,先须明了其发生要因.而且有必要研讨相应的防止对策.在本特集中,关于其发生实态等,在他项论述,故在本项基于这三年间从本场实施试验所获得的成果之下,论述内部污染茧发生要因与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3.
养蚕劳动内容,依催青、饲育、上簇、收茧的划分,大约如次:收蚁前饲育中上簇收茧合计1—4龄 5龄8% 34% 36% 12% 10% 100%饲育中劳动,五龄约占一半,故由5龄起至收茧完毕止的劳动,约占蚕期劳动的60%。  相似文献   
4.
一、卫生饲育的意义一切动物饲养都应建立在卫生学的基础上,“卫生学”一词来源于希腊,即健康的意思。就是保证动物健康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才取得好的收成。饲养肉、皮、毛用动物才能获得优良丰富的肉、皮、毛产品。饲养蚕儿也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或种卵。目前我们的动物饲养死亡率很高,如猪的死亡率达8-10%,家禽的死亡率达15%。而蚕的死亡率很高,全国约为15%,四川春、夏、秋蚕平均高达  相似文献   
5.
蚕茧是制丝工业的原料,只有优质蚕茧才能缫制高品位生丝,我国现有缫丝能力也达260万绪(四川67.6万绪),需要原料茧65万吨(1300万担),1992年全国仅收购桑蚕茧52.3万吨(1040.60万担),1992年四川收购桑蚕茧17.20万吨(344万担)。目前蚕茧数量尚不能满足制丝工业的需要,强购蚕茧时有发生,蚕茧品质更是严重的问题,上茧率低、茧丝长  相似文献   
6.
一、卫生饲育的意义一切动物饲养都应建立在卫生学的基础上,“卫生学”一词来源于希腊,即健康的意思。就是保证动物健康的前提下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好的收成。饲养肉、皮、毛用动物才能获得优良丰富的肉、皮、毛产品。饲养蚕儿也才能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或种卵。  相似文献   
7.
养蚕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优质高产的制丝原料茧。要获得蚕茧丰收,除了优良蚕品种、优良的饲料及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气象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蚕儿生活过程中,没有为害蚕儿生长发育的病原、毒物和敌害等。人们对病原、毒物对蚕茧生产的影响还认识不够。养蚕对蚕的营养和气象条件比较重视,如强调给桑,采取“迟止桑、早响  相似文献   
8.
<正> “养好小蚕八成收”是我国广大蚕农的经验总结,这说明了养好稚蚕的重要性。根据我省农村户为基础分散养蚕的特点,当前广泛推行“稚蚕共育”是保证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现将养好稚蚕应抓好的技术环节简述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产条件好才能提高产品产量与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没有一定的生产条件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以往颂扬的“一无图纸、二无设备”,不要条件的主张是不可取的,谁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0.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发明之一,公元前2世纪已向外输出丝绸而闻名中外,当时,希腊和罗马称中国为塞里斯(Seres),即丝国之意.建国以来,蚕丝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1970年产茧12万吨(240万担),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十三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