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炫    杨本勇  范建容  张建强  李磊磊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335-339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具备高陡的地形、充足的水源以及丰富而松散的固体物源三个基本条件,当山区小流域具备上述条件时,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选取岷江上游区域作为研究区,以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基础数据,运用均值变点法和河网密度法结合遥感影像,实现研究区内小流域划分;针对影响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小流域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地层岩性、断裂密度、平均坡度、形状系数、沟道比降、24 h最大降雨量等六个评价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实现岷江上游地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的结果能较好的反映出岷江上游的泥石流灾害分布情况,为该区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不同型产气荚膜梭菌的PCR检测方法,为动物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克服传统鉴定方法耗时长、费用高的缺点,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β毒素、ε毒素和ι毒素基因序列分析,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5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5种不同型产气荚膜梭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了最佳退火温度为53℃。通过灵敏度试验表明,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α毒素为308pg/μL,β毒素、ε毒素为30.8pg/μL,ι毒素A为0.122pg/μL,ι毒素B为0.05pg/μ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ank中的其他产气荚膜梭菌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动物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针对副猪嗜血杆菌infB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优化了退火温度,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为18.1×10-6μg/m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仅可由副猪嗜血杆菌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中扩增不出相应的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infB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e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infB序列同源性均在98.2%~99%。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国际贸易以及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和破坏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将该病列为15个A类动物疫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位,这充分显示了国内外对FMD的关注程度。我国  相似文献   
5.
<正>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对社会及国际贸易危害严重,因此被称为政治经济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我国也是受口蹄疫危害的国家之一,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对保障我国  相似文献   
6.
1998年 9月 ,沈阳某个体鸡场送检 30枚 1 9日龄鸡死胚 ,通过检验 ,确诊该批死胚是由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鸡场有五年的养鸡史 ,现饲养父母代种鸡 5 0 0套 ,商品蛋鸡 30 0 0多只 ,该场种蛋的孵化率每批次差异较大 ,有的批次孵化率仅为 30 %~5 0 % ,而且弱雏多 ,有的孵出后 1 0~ 1 2天死亡 ,有的雏鸡 7天左右拉白色稀便 ,1 0天左右又出现死亡高峰 ,用抗菌药 ,有时可治愈 ,但鸡只生长缓慢。   2 剖检变化 在送检的 30枚死胚中 ,有 1 9枚鸡胚的肝脏肿大 ,呈土黄色并有针尖大小坏死点 ,胆囊肿大 ,8枚死胚的背…  相似文献   
7.
杨本勇  邵传明 《养猪》2010,(3):57-59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感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多种。FMD可引起幼畜死亡、产奶量下降、肉品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贸易的限制和禁止动物及其产品出口而引致的损失更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FMD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魏澍  闫明媚  杨本勇 《中国家禽》2001,23(12):50-50
2000年 10月,沈阳某养鸡户饲养蛋鸡 2 000余只,在 190日龄时,鸡群逐渐发病,起初个别鸡采食量减少,出现死亡,后发展成全群鸡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逐渐消瘦死亡,发病率 58%,死亡率达 49%,用抗病毒及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 1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逐渐消瘦,衰竭而死亡。剖检,肝肿胀质硬,黄褐色,肺瘀血,脾肿,且在肝、脾、肾实质器官及肠系膜、卵巢可见大量黄白色大小不等的脂状增生物。嗉囊粘膜有白色伪膜,腺胃壁增厚,粘膜脱落,乳头溃疡。 2实验室检验 2.1微生物检查  …  相似文献   
9.
以病原菌分离、血清型鉴定及本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流行于辽宁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分布、致病性以及用蜂胶苗防治该病进行了研究。2001至2005年从14市的病死禽和死胚中分离出大肠杆菌226株,定型105株,其中078型占29.52%(31/105);0109型占10.48%(11/105)。结果证明078、0109血清型是流行于本省致病性禽大肠埃希氏菌的绝对优势血清型。致病性试验研究证明,0109型菌对鸡的致病性强于01、02、078居第一位。用2001年分离的优势菌株的11个血清型大肠杆菌蜂胶苗和大肠杆菌新城疫二联蜂胶苗对鸡免疫,从2005年分离的优势菌株中选078、0109、01、0142、093型菌分别以致死量进行攻毒,保护率均达100%。免疫鸡与发病鸡同居感染试验,100%健康存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筛选伪狂犬病毒阳性样品,建立PCR方法特异性扩增阳性毒株LNP-1株gD、gE基因,并进行测序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LNP-1株gD、gE基因与近年来我国流行毒株遗传关系接近。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LNP-1株gD基因与经典疫苗毒株Bartha株gD基因相比在831-836位之间存在连续6个碱基插入,并有多个A-G替换,gE基因在第142~144位和1 488~1 490位分别存在GAC和CGA碱基插入,符合近年国内伪狂犬变异毒株gE基因突变特征,推断其为伪狂犬变异毒株。从而为判断辽宁地区流行伪狂犬毒株类型,伪狂犬净化和疫苗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