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向认为鳞翅目幼虫阶段很容易感染病毒,成虫很难感染,即使感染,也极稀少。近年一些研究表明核型和质型两种多角体病毒通过卵来传染,可能是病毒传递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缺乏充分的系统实验依据。本试验是从感染病毒蚕儿的蛾体中肠病变、病原的诊断检出着手,探讨有毒蛾蚕卵的次代蚕对发生本病的关系,借以建立蚕蛾检查脓病多角体的检疫途径,淘弃有毒蚕卵,预防养蚕生产上的本病发生。本文是对蚕儿感染质型病毒的残活蛾体中肠的多角体形成与检查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的简报。  相似文献   
2.
以凝胶过滤法简易地纯化了中肠型脓病六角形多角体病毒,紫外吸收特性符合纯度标准。将这些纯病毒粒子与佐剂混和,对家兔进行免疫注射,制得了环沉价1.6万的抗血清。通过奥氏双扩散、对流免疫电泳证明抗血清是特异性的。用10微升环沉价256的抗血清,在孔径3毫米,孔间距5毫米的琼脂板上进行对流电泳,能捡出10微升内含0.019微克的病毒粒子。在试验中还发现,这种抗血清与有些病蚕个体的抗原能在奥氏扩散中形成三条沉淀线,其中一条培育4小时即出现。通过电泳分析该抗原为病蚕特有,从扩散率看它的分子量比病毒粒子小,有可能是CPV粒子表面结构以外的其他抗原性物质——尚未装配完成的病毒某前驱体。  相似文献   
3.
1979年以来,三秋蚕病明显减少,秋蚕生产转向稳产丰收,但工业废气中毒却有发展频率不断上升,对春蚕生产的威胁日渐突出.八十年代以来病毒病危害更有收敛但真菌病却有抬头,为什么去春杭嘉湖蚕区发生小蚕工业废气中毒,夏秋蚕大发真菌病呢?调查表明,近年县社工副业大发展,砖瓦、  相似文献   
4.
<正>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传染性蚕病,约占蚕病损失中的70%左右,在夏秋蚕期危害尤烈,是农家养蚕和蚕种场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随防治科技的普及,传染性蚕病的大流行逐渐得到控制,但局部的流行和散在发生并未终止,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千家万户养蚕以来,原有的防病措施难以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元素对蚕桑的污染和毒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重为5以上的金属元素属重金属,其对环境的污染来源于金属冶炼和金属化工所排放的含锌(Zn)、镉(Cd)、汞(Hg)、铜(Cu)、铅(Pb)等废气废水以及含汞含砷(As)农药等,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引起动植物中毒被害.重金属对人的毒性以汞为最大、镉次之;对蚕的毒性则以砷、镉为最强.砷虽不是重金属,但毒性类似,故并入叙述.重金属和有机物不同,它不被微生物所  相似文献   
6.
从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看,蚕病发生率与盒产茧是呈极显著负相关的,蚕病消长总是伴随防治科技的兴衰而变化。在各种技术对蚕作安定的影响上是以消毒防病为主体,并配以营养环境和蚕品种等技术的综合作用。现代化养蚕技术正从以叶质为中心向以彻底消毒的清洁育蚕为中心转化,积极改进消毒防病措施,在养活无病的基础上将蚕茧生产推向高产、优质、多收的境地。通过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的几年研究认为:农村丝茧育蚕应以蚕茧稳产优质多收为目标,采取《四段八环系列配套》的技术体系,从桑叶优质化、养蚕科学化、茧质向上化与优茧优价化  相似文献   
7.
<正> 在现有100万种昆虫中,已知感染病毒的昆虫达800多种,其中以鳞翅目昆虫所占比重最大。家蚕病毒现在发现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型多角体病毒(CPV)、传染性软化病毒(IFV)和浓核病毒(DNV)。由于病毒的特异性,侵染蚕体的组织细胞是不同的(图1)。  相似文献   
8.
新型蚕室蚕具烟雾消毒剂“蚕病净”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蚕病净是在总结国内外烟雾消毒剂的基础上,由省农科院蚕桑所研制的获奖科研成果,是一种新型的蚕室蚕具烟雾消毒剂。它是以杀菌广谱的醛类药剂为主,辅以发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粉屑状消毒剂,具有杀菌广谱效果高,发烟彻底使用简便,易于掌握,成本低廉的特点。近又经改进,解决原料,降低成本,现已交海宁市蚕药厂进  相似文献   
9.
<正> 七十年代以来利用血清学技术中的凝胶扩散、免疫电泳、萤光抗体、酶联免疫吸附等技术用来早期诊断家蚕病毒病和原虫病、不论国外和国内都有很多研究和报导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由于设备、手段和技术要求较高,在日本养蚕农家的现场诊断、大面积推广也受到很大限制,现我国国内更是局限于科研单位与高等院校的试验研究,尚未普遍应用推广到养蚕农家中去。  相似文献   
10.
<正> 防病一号作为广谱性的蚕体蚕座消毒剂,一直深受蚕农欢迎。但其吸湿性差,缺乏透气性,长期使用,蚕座潮湿发霉,而且也不便于运输。从1989年开始,经过几年的研究,我所筛选出了最新膨化、广谱、高效的蚕体蚕座消毒剂——蚕安康。它以醛质基配比相应的海绵状粉粒为吸附剂,粉粒分子结构疏松,易于储存药物,而在自然静置中,粉粒自身需吸收一定湿度还原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