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9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3年5月29日,湖北荆门某养殖户饲养2100只90日龄蛋鸡,在89日龄时鸡群突然采食量下降,饮水量无明显变化,当晚死亡28只鸡,90日龄经当地兽医部门剖检,死亡鸡只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广泛性出血,胸、腿肌  相似文献   
2.
在保健品领域和畜禽疾病的防制工作中,花粉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的使用早有报道,但是对其机理的研究却一直不够深入,这严重制约着花粉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另一方面,在机体的免疫机制中,外来物质经血液进入机体后,首先对血管内皮系统产生影响。现代研究证明,庞大的内皮细胞系统不仅  相似文献   
3.
鸡大肠杆菌病是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常见的楚O2、O78、O1、O35和O36)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的总称。各个日龄、各个品种的鸡均易感。呈现急性、致死性败血症和亚急性,临床上表现为败血症、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和腹膜炎。常继发于禽流感、新城疫、支原体等感染性疾病,加剧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鸡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约有10%~15%的血清型有一定的致病力,且各地流行菌株不同,往往给本病的免疫预防带来许多困难。此外。由于盲目用药,造成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致使该病治疗效果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山东北部地区(包括德州、潍坊、青岛、烟台等)肉鸡养殖集团自养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以及细菌学诊断。结果表明:本次地方流行病的发病率达29%以上,病死率达93%:从病死鸡中分离出的细菌,通过菌体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系统鉴定,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该地区流行的大肠杆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选用高敏的硫酸丁胺卡钠霉素或氟苯尼考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4.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使干扰素规模化生产变为现实,而干扰素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基因工程干扰素的研究、临床使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1.水杨酸类 水杨酸类包括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钠。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的解热镇药之一。水杨酸因其刺激性大,仅作外用。  相似文献   
6.
在兽药粉剂中,盐酸金刚烷胺含量测定多采用非水滴定法———高氯酸滴定法,此法已被国家药典收载;盐酸金刚烷胺含量测定,也可采用银量法———硝酸银滴定法,本试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可溶性粉(5%)的含量结果,最终结果为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1)。表明银量法也可作为制定企业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对山东北部地区(包括德州、潍坊、青岛、烟台等)肉鸡养殖集团自养鸡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本次地方流行病的发病率达29%以上,病死率达93%;从病死鸡中分离出的细菌,通过菌体形态、染  相似文献   
8.
鸡顽固性腹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鸡的顽固性腹泻开始流行,蛋鸡、肉鸡均有发生.主要临诊症状表现为:精神状况良好,采食正常,无死亡情况发生,但粪便稀薄呈水样.在此期间,用抗病毒配合抗生素治疗症状减轻,停药后又复发.有的鸡群尽管采用大量中药、益生素、腐植酸钠等也未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实际上是最早被认识的细胞因子,最早获得cDNA克隆,最早用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最早用于临床治疗病毒病与肿瘤.近些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干扰素可以通过导人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酵母菌、哺乳动物细胞等)中,经大规模细胞培养发酵技术获得.干扰素已在兽医临床方面,特别是在猪、鸡、犬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就近年来兽用干扰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