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 采用散卵收蚁框收蚁,便于蚕种领回后的黑暗抑制,蚁蚕孵化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是对收蚁方法的一个改革。制作收蚁框的材料可用细木条,也可以用硬塑料代替,分内框与外框。外框用来摊放蚕种,是用宽1厘米、高1.5厘米的木条制成,长33厘米(1尺)、宽26厘米(0.8尺),框面积0.086米~2(约0.8平方尺),底用塑料编织布或黑布蒙紧。内框不用蒙底,用来压紧纸、网,长、宽比外框短2.5厘米(外径)。使用方法: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先在  相似文献   
2.
曹忱 《江苏蚕业》1989,(2):13-17
<正> 我国农村小蚕共育,目前绝大部分集中饲养两个龄期,于三龄初出售。由于三龄蚕抗病力弱,对环境要求仍比较高,售出的蚕往往因管理不善,在五龄中后期发病而使蚕茧歉收。为确保蚕茧优质高产,小蚕应共育三个龄期,但其中突出的矛盾是蚕室蚕具不足。据调查二龄每10克蚁量蚕座面积为  相似文献   
3.
对600余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养蚕生物鉴定,查明了参鉴资源的叶质状况,筛选出22份优质资源,丰富了育种素材。优异种质湖桑16号目前正在生产上示范推广,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4.
"天达-2116"叶面肥在桑树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桑树上喷施“天达-2116”叶面肥对桑树产叶量以及对家蚕产茧量和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桑树喷施一定浓度的“天达-2116”能促进桑树叶片生长,提高桑树产叶量,增产幅度为10.1%-18.7%。养蚕叶质调查也表明喷施区茧质及产量相仿且对蚕无健康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稚蚕(1~3龄)的生理特点,对生活环境有其独特的要求.它与大蚕(4~5龄)的生活环境要求完全不同,小蚕对温度十分敏感,抗高温多湿的能力强.在80~82F°之下蚕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强健.反之发育就不齐,减蚕率高,产茧量低.在多湿之下可保证桑叶新鲜,满足小蚕对营养和水分的要求.据调查蚁蚕食桑24小时后蚕体含水率从77%增加到85%.小蚕对空气的要求比壮蚕远远少得多,而对不良气体的抵抗力很弱.小蚕对桑叶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一龄蚕桑叶质量的优劣对蚕作安定和收成影响很大.小蚕对光线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光线的强弱,会使蚕儿趋向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蚕饲养技术和共育水平,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利用专室专具实行“小蚕专业饲养”是行之有效的增产途径.实行小蚕专业饲养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实行科学养蚕和贯彻防病措施,保证蚕作安全.据国外资料,日本七十年代软化病、脓病受害蚕茧比例渐次下降,蚕病的发生率已控制在2%以下,也正是由于抓住了小蚕共育关.国内各地的生产实践也证明,小蚕专业饲养有利于消毒防病,保证养好小蚕,为养好大蚕打下基础,从而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江苏省如东县实行小蚕专业饲养后蚕茧产量提  相似文献   
7.
对600余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养蚕生物鉴定,查明了参鉴资源的叶质状况,筛选出22份优质资源,丰富了育种素材,优异种质湖桑16号目前正在生产上示范推广,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8.
400份桑树种质资源饲料品质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于1986~1989年对400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鉴定与桑叶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裴明:大部分资源的饲料品质与湖桑37号相比没有大的差异,或比湖桑32号的品质差,但也有30余个种质资源的综合饲育效应显著超过湖桑32号,饲料报酬率增加10~15%,这部分具有优质基因的资源可成为育种的好素材,有的经进一步研究,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桑叶化学成分与生物鉴定间的相关关系不稳定,因此,作者认为:桑叶质量仍以生物鉴定最为可靠,理化鉴定法尚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对小蚕眠中温度以怎样的标准保护为好持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要比食桑中降低1~1.5℃,有的认为要降低1.5~2℃,而有的并不强调眠中降温,只是环境稍干燥些,生产上作法也不尽相同。前人对蚕的饲育温度研究虽然不少,但是未见将眠中与食桑阶段分开研究的报告。笔者在蚕儿入眠停食阶段进行了不同温度处理,通过生理指标和经济性状的调查,得出眠中有否降温之必要,同时提出眠中保护温度标准,供农村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