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适时留苗培育反季节产蛋种鹅.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强健鹅苗留作种用,按后备种鹅进行培育,公母1:(4~5),次年4~5月始产,6~8月达产蛋高峰,这样就可使产蛋期与常规错位,达到反季节繁殖的目的.即适时留种-后备种鹅培育-种鹅培育后期(5月龄)实施强制换羽-8月龄换羽复壮后开产-产蛋期光温控制-11月底停产.  相似文献   
2.
成都麻羊是我国优良山羊品种.双流是成都麻羊的主要产区.早在上世纪30~40麻羊"就被载入教科书,1987年和1988年先后被列入<四川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和<中国羊品种志>,1988年又被列入"全国畜禽良种基因资源库",并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品种.后经养羊界老前辈及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的推荐而蜚声海外,是全国仅有的,被国际粮农组织收录入FAO名录的两个山羊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成钦 《中国蜂业》2007,58(9):23-23
养蜂生产中,同一放蜂路线、同一气候条件下的不同蜂场,其产品产量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排除人为因素,蜜蜂种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蜂  相似文献   
4.
双流农村素有养羊的习惯.1994年以前,都仅作为家庭副业来对待.农民没有市场经济,商品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概念.都以系牧、散养为主,户养规模小,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经济、社会效益低,资源和优势没有得到利用和发挥.年饲养量不足20 000只,出栏仅8 000余只,远不能满足本县自身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成都麻羊的历史渊源与性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成都麻羊的历史渊源新修《双流县志》对麻羊的一段历史曾作过记载,“1983年,在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和省畜牧所的协作下,引进吐根堡、沙能等良种奶山羊,在胜利乡开展吐根堡(公)×成都麻羊(母),沙能(公)×成都麻羊(母)的杂交试验。共配母羊127只,配准114只。1984年,产春羔237只。吐杂羊初生平均重为2.66kg,沙杂羊初生平均重为2.37kg,吐杂较沙杂高12%,较成都麻羊本交高20%。2月龄断奶平均重12kg,较成都麻羊高40%。胜利乡燕子村5户农民饲养吐杂一代22只,平均日产奶,第一胎1.55kg,第二胎2.3kg,较成都麻羊产奶量提高30%~90%。1986年杂交配种1200…  相似文献   
6.
山羊是典型的食草、放牧家畜.按传统的观念,山羊养殖业适宜在牧区发展,不适宜在农区发展,更不适宜在大城市近郊农区拓展.为什么呢?一是山羊具有善攀登,喜吃脆硬牧草,刨食草根,采食灌木、树叶、树枝、树皮的特性,在农区贯之有践踏苗木损坏庄稼的罪名.二是实行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等政策性保护办法,限制了农区养羊业的发展.三是受计划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左右,农牧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种养难溶一体.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至使农区,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近郊农区的养羊业,长期处于自生自灭、副业地位的状况.但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开放,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以及人们膳食结构改变对营养保健、卫生安全羊肉食品需求的增长,近年来,肉用山羊养殖业在农区,特别是大城市近郊农区悄然兴起,成为肉用山羊养殖业中的新领地.  相似文献   
7.
开发饲草资源发展农区养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农区如何扬长避短,开发农区饲草资源,推动养羊生产发展,提出见解与同行们交流. 1 农区饲草资源开发的途径 农区传统养羊的饲草来源,不外乎有三,一是来源于有限的草山草坡,二是来源于未经加工处理,有限利用的作物秸秆和副产物,三是来源于外购(形势所迫).其来源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农区养羊发展的要求.要发展就得另辟途径,选择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办法.在大城市近郊农区开发养羊饲草资源,我们认为其途径有三,一是种植适用于山羊的、产量高品质优的专用牧草.二是收贮加工利用,包括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保持常年均衡需要.三是改进养殖方式.采用舍饲加补饲的饲养方式,减少饲草浪费和提高饲草利用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