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鸡传染性鼻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因、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治疗方法,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是重点,除了加强日常生产管理外,对鸡传染性鼻炎病主要靠疫苗免疫来预防,在育成期和开产前免疫2次,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病是禽畜养殖业中十分常见疾病之一,其严重威胁动物健康,造成禽畜养殖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治疗该病化学合成药曾经被广泛应用,但化学合成药因毒性大、残留多、易产生抗药性的缺点而逐渐被中草药代替。本文介绍了抗寄生虫中草药的特点、作用机理以及种类,以期为中草药在禽畜养殖户的养殖过程中寄生虫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云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的致病力分化以及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Xoc的抗感特性,通过针刺接种法将云南省8个稻区采集的86株Xoc菌株,接种于6个携带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鉴别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根据这些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毒力差异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9个致病型(Ⅰ型 ~ Ⅸ 型)。其中,Ⅰ型为优势菌群,分布频率为50.5%。对不同稻区的优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各稻区Xoc的致病型呈多样性分布,以强毒力的Ⅰ型为高频率致病型。选用 Ⅰ 型、Ⅱ 型和 Ⅵ 型代表菌株对云南省的80个主栽和区试水稻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对3个致病型表现抗性的材料比例分别为30.0%、35.0%和57.5%。筛选出9个对3种致病型都表现为抗性的品种,其中“Deyou16”和“Changgui2”表现为高抗。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水稻区域性布局和抗性品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研究大豆/白菜轮作及大豆秸秆还田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今后该种植的绿色综合防控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探索防治白菜根肿病新方法提供可靠思路.[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和温室盆栽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大豆/白菜轮作和大豆秸秆还田处理对白菜根肿病发生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大豆与白菜轮作+大豆秸秆还田处理防治白菜根肿病的相对防效高达52.59%.大豆轮作处理的白菜根际土壤样品中每克土壤所含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减少了约77%,由原来的105个/克土壤减少到104个/克土壤.与白菜连作模式相比,大豆白菜轮作后根际土壤中细菌的OTU数,Ace,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增加,表明大豆与白菜轮作模式能够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白菜连作根际土壤富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使得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较少,而大豆与白菜轮作的根际土壤中增加了根瘤菌、鞘氨醇单胞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的群落多样性.在真菌属水平群落结构的测序结果发现,大豆白菜轮作和大豆/白菜轮作+大豆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相对白菜连作模式,都显著增加了小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丰度.进一步灌施分离来自大豆根瘤的8株根瘤菌,测定该8株根瘤菌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效,结果显示8株根瘤菌的防治效果都高于45%,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RG-4菌株,相对防效达到66.39%,表明大豆根瘤菌在大豆轮作中防治白菜根肿病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大豆/白菜轮作后显著降低了白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对控制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该种植模式可作为防治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栽培措施,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In 2019, the dis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maize growing areas of Deho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On the basis of signs and symptoms, the disease was characterized as a bacterial infecti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were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y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ssay, 16S rDNA and specific rpoD and gap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thogen is similar to short rod in shape under 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both ends are obtuse and have 1-3 terminal flagella. In King’s B medium, it produced milky white, round, smooth surface and transparent edge colonies and can utilize the 58 kinds of carbon sources. The LOPAT test result is “+++-+”. The construction of evolutionary trees was based on the 16S rDNArpoD and gapA gene sequencing, which indicated the closest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 and which was finally identified as P. extremorientalis. To our acknow-ledgmen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bacterial stalk rot disease of maize caused by phytopathogenic bacteria P. extremorientalis.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云南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和玉米品种类型对玉米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云南不同海拔和品种类型的玉米根际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玉米根际细菌和真菌OTU数量和Chao1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且饲料玉米高于鲜食玉米,不同海拔和品种类型的玉米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明显。玉米根际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鞘氨醇单胞菌属(5.91%)和芽孢杆菌属(8.88%)为玉米根际的优势属,但高海拔地区的玉米根际特异检测到芽单胞菌属(4.34%);水恒杆菌属(6.10%)为鲜食玉米的优势属;玉米根际真菌的优势菌群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被孢霉(7.42%)、镰孢霉属(10.88%)和青霉菌属(4.03%)是优势属。海拔高度和品种类型是影响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鸡群混合感染白血病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情况很少出现,但是当鸡体感染白血病后会产生免疫抑制,很容易再感染其他病菌,而葡萄球菌又是环境性细菌,这样二者混合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从而加速鸡群死亡,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云南三七根腐病致病细菌的种属,为三七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云南省不同三七种植区采集三七根腐病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细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与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确病原细菌的分类学地位.[结果]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发生三七根腐病的块根中共分离到200多株细菌,经室内组培离体筛选得到10株细菌能引起三七块根腐烂,其中1株细菌MA9对健康三七切伤组织的致病力最强,选取该株细菌进行后续研究.健康三七块根离体接种MA9菌液9 d后出现菌脓,块根开始腐烂变黑、变软,并伴随有恶臭味.将MA9菌株摇瓶发酵制备成OD600约0.5的菌悬液灌根接种到温室和田间健康三七植株上,均表现出与田间病株一致的症状:最初在芦头与芽基结合处出现褐色水渍状病变,随着病变不断扩展最终导致三七地下块根顶芽腐烂和地上部植株死亡.在田间接种后发病的三七块根重新分离到该病原细菌.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和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均显示MA9菌株与产吲哚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indolo-qenes)为同一种属.[结论]引起云南三七根腐病的致病细菌为产吲哚金黄杆菌.这是国内首次报道该菌能引起三七根腐病.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模式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机理,并为该种植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田间试验验证,探究了甜玉米轮作配施万寿菊秸秆返田处理(CrMs)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休眠孢子数量以及白菜根际土中代谢物和微生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CrMs处理对白菜根肿病的田间防效为61.11%;土壤中根肿菌休眠孢子数量由轮作前的1×105.92个/g降到了1×103.73个/g;CrMs处理改变了白菜根际土中的代谢物组分,提高了脱氧鹅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和4-异丙基苯甲酸(4-Isopropylbenzoic acid)等代谢物含量,降低了油酸酰胺(Oleamide)和蜜二糖(Melibiose)等代谢物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α-亚麻酸和脱氧鹅胆酸等与根肿菌属(Plasmodiophora)相对丰度负相关,油酸酰胺等与根肿菌属相对丰度正相关;CrMs处理丰富了白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提高了芽胞杆菌属(Bacillus)、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等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根肿菌属、镰刀菌属(Fusarium)和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的相对丰度。综上,甜玉米轮作+万寿菊秸秆返田的新模式是防治白菜根肿病的重要栽培措施,可为根肿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关键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揭示解淀粉芽胞杆菌JK10防治蓝莓根癌病的生防机制。利用改良发酵培养基对解淀粉芽胞杆菌JK10菌株进行发酵,用盐酸沉淀、硫酸铵沉淀、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四种方法对JK10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利用MALDI-TOF-MS对活性最高的粗提物进行分析明确其种类;对JK10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明确其在蓝莓根际土及组织内的定殖能力;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蓝莓健康根组织、根癌病根组织及JK10处理的根癌病根组织内生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对根癌土壤杆菌均有良好的拮抗效果,其中大孔树脂吸附法得到的粗提物抑菌活性与产率均最高。JK10发酵液中能检测出bacillomycin D和fengycin两类脂肽类化合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ivergolide D和聚酮类化合物Bacillaene;菌株JK10能够稳定定殖于蓝莓根际土、蓝莓根组织细胞间隙和蓝莓叶中,定殖数量在接种35 d后趋于稳定,在蓝莓根际土和蓝莓叶中分别为1×106、4.0×105cfu/g;蓝莓根癌病根组织在施入生防菌JK10菌株后,相比自然条件下蓝莓根癌病根组织内生细菌菌落结构发生改变,物种多样性增加,结构更加趋向于健康蓝莓根组织内生细菌。综上所述,解淀粉芽胞杆菌JK10通过产生对蓝莓根癌病菌有抑制活性的物质,稳定定殖在蓝莓根际土及蓝莓根、叶组织中,改变蓝莓根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而达到防治蓝莓根癌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