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碘量法、荧光法测定临县酸枣、临县牙枣、柳林木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这5种枣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定这5种枣,始终都是临县酸枣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太谷壶瓶枣、柳林木枣、临县牙枣和交城骏枣;用不同方法测定同种枣中维生素C含量时,临县牙枣用碘量法测得最高且为79.2 mg/kg,而测定其他枣时,均为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枣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碘量法,最后为荧光法.  相似文献   
2.
内生菌醇提取物对鸡冠花生长与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天然微生物菌肥对植物生长与抗逆性的影响,采用银杏叶片内生菌乙醇提取物Ⅰ、Ⅲ、Ⅵ浸泡处理凤尾鸡冠花种子及叶面喷施温室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内生菌醇提取物Ⅲ处理能促使鸡冠花叶片面积增大,单株鲜重比对照增加了287%;提取物Ⅰ处理植株抗旱性明显增强,成活率增加了297%,叶片花青素含量下降为对照的37%,葡萄糖含量为对照的420%;内生菌醇提取物Ⅵ能增强植株对病原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叶片死亡细胞数目为对照的44%,对内生菌醇提取物Ⅰ、Ⅲ、Ⅵ进行深入研究,能为更好地从分子遗传学水平探究内生菌与宿主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杏瘿蚊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瘿蚊是为害杏树新梢顶芽生长点的一种新害虫。研究表明,影响杏瘿蚊种群数量、越冬代成虫上树迟早、发生代数的主要因素是当年大于25mm降雨量出现的早晚和全年降雨量的多少、立地条件和天敌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欧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与休眠的关系,选用了欧李的两个品种20-03和中实-3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叶片和枝条进行了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3枝条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休眠前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实-3的可溶性糖在休眠前大幅度地下降,两个品种在快进入休眠到整个休眠期可溶性糖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休眠解除后都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淀粉含量在休眠前都呈现上升趋势,休眠期呈现下降趋势,休眠解除后又开始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5.
何莹呼 《兽医导刊》2016,(22):216-217
山羊的圈养有别于传统放养模式,有着产量高、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优点,应当加以推广.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往往出现不重视品种改良,缺乏防疫意识,补料不足,驱虫落后等问题,导致价格的降低,影响养殖户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当采取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推广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防病防疫意识,改善饲料结构,增加羊群的运动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正丁醇作为防霉剂,将0.085%(W/W)0.13%、0.2%剂量喷酒到东北产生分为24.5~25.4%的黄玉米中,每处理3万斤做席囤,进行密闭储藏。以粮温开始异常上升作为实验终止的依据,0.085%剂量正丁醇处理的玉米比未处理的对照延长储存5天,0.13%剂量延长储存7天,0.2%剂量至少延长储存10天。在储藏期间玉米的脂肪酸值、还原粮值、霉菌菌相等变化都不大,霉菌的带菌量只是个别部位有所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作为高水分玉米应急储藏的防霉剂可以延长安全储藏时间,以达防霉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早在201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首次提出提升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来,2012年8月新疆库车县率先成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动物免疫社会化服几年后,运作机制基本成熟,为兽医技术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早期版本,并2016年12月被列入农业部关于政府购...  相似文献   
8.
血虫病是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导致人、家畜生产力下降,动物泌乳产量减少,严重的可导致病畜死亡.该病的病原为嗜血支原体,主要寄生于红细胞表面,造成溶血性黄疸和贫血.捻转血矛线虫是属于毛圆科血矛属的反刍动物消化道寄生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和小肠,由吸血可导致反刍动物贫血...  相似文献   
9.
在对近年来山西省晋南地区红富士苹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风味品质下降、虎皮病、果肉果心褐变、耐贮性下降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采收与采后环节引起红富士苹果贮后品质劣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捻转血矛线虫GST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以捻转血矛线虫c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GST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GST转化至E.coil BL21(DE3)感受态细胞,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菌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后,再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特征,并利用在线软件对GST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GST基因大小为618 bp;诱导后的pET30a(+)-GST重组菌最佳诱导条件为0.05 mmol/L的IPTG在37℃时诱导6 h,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大小约为29 ku。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ST分子式为C_(1083)H_(1657)N_(277)O_(294)S_6,属于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形成;潜在的抗原表位主要位于25~48、55~63、92~106、113~124、139~147、170~189和195~205位氨基酸附近。本试验成功构建GST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优化表达条件下能稳定纯化GST重组蛋白,为进一步探索捻转血矛线虫丙硫咪唑耐药机制及GST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