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正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urs,ZIKV)引起的,以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极少引起死亡,但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胎儿小脑畸形甚至死亡[1-3]。2015年5月在巴西暴发大规模疫情,呈现蔓延扩大和跨境传播趋势。据世卫组织估计,巴西约有150万人感染了寨卡。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  相似文献   
2.
为体外培养纯化出稳定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试验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取妊娠后期或泌乳期的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分离乳腺腺泡,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细胞,应用差时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纯化出来,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细胞的纯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多为多角形,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可见,多呈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生长,并可分泌乳滴,角蛋白-18反应阳性,波形蛋白反应阴性;纯化的奶牛乳腺成纤维细胞多为长梭形,呈旋涡状或放射状生长,角蛋白-18反应阴性,波形蛋白反应阳性;经纯化后2种细胞的纯度均可达95%以上,可满足后续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动物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就更加严格。养殖行业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为了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养殖者往往使用一些兽药,来为畜禽的正常健康生长提供一个保障。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兽药就会残留在动物体内,对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是由鸡球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性原虫病。可通过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病理组织学变化及病原形态学,对患病鸡群进行临床诊断。临床症状常表现为病鸡精神状况较差,食欲不振,消瘦,血便,鸡冠肉髯可视黏膜苍白等。尸体剖检可见盲肠肿大明显,肠内充满红色内容物,肠黏膜可见暗红或黑红色呈条索状分布的斑点或斑块;小肠中部浆膜上可见圆形针头大的白色斑点及呈暗红色的淤斑,肠内容物因含新鲜和陈旧的血液而呈淡红色或黑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肠黏膜脱落,有较大面积坏死灶,大量红细胞渗出,肠黏膜触片镜下可观察到卵圆形或椭圆形虫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黄土高原区域羊鼻蝇蛆感染情况调查和病理学研究,以明确该地区羊鼻蝇蛆的感染率和该病的病理变化。春秋两个季节对羊鼻蝇蛆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对307例绵羊进行羊头剖检,检查羊鼻蝇蛆病的各龄幼虫感染情况,同时观察病理变化,并采取感染羊的鼻黏膜、咽后淋巴结、脑和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春季检查157例,鼻蝇蛆感染患羊34例,感染率达22%;秋季检查150例,感染患羊70例,感染率达47%;春秋两季平均感染率为34%。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鼻黏膜出现不同损伤和增生性炎,咽后淋巴结炎性细胞浸润,有的病例出现肺气肿,脑组织水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检出虫体的羊与未检出虫体羊比较,咽后淋巴结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呈增高趋势,尤其是淋巴结髓质中IgA分泌细胞和IgG分泌细胞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奶牛病之一。本文将从乳房炎的分类及中药的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使读者和养殖者能清晰的了解奶牛乳房炎的表现防治与更好的了解奶牛乳房炎在中药学方面的进展。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乳腺受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变化,是一种复杂的乳腺综合征,包括乳腺感染,乳腺炎症,乳房微循环和免疫障碍,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也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1]。奶牛乳房炎使奶牛的产奶量降低,还会拖延产后的发情,甚至使牛不能生产,给经济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奶牛乳房炎仍然危害乳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尹景峰 《中国猪业》2022,17(4):90-92
猪高热病是生猪养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猪高热病的特征、防控方法等展开研究讨论,阐述了不同病毒感染下猪高热病的临床症状,并分别从中医防治、常规防治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为有效诊治猪高热病、做好疾病预防、维护养殖户经济效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畜禽种业发展水平,该文通过收集山东省临沂市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分布及生产情况,详细分析临沂市畜禽种业发展现状,结合畜牧业发展情况指出畜禽种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提高当地畜禽种业发展水平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母羊产后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低血钙症。各个品种的羊均可患病,其中高产奶山羊多见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主要在产后3d内发生,多由母羊怀羔期营养不良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导致产子时血钙水平过低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临床上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喜卧、卧地起不来及行走困难,若贻误防治,不仅导致产后瘫痪还易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等。若母羊产后瘫痪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还会引起母羊淘汰,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母羊产后瘫痪。本文通过对母羊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案和中西医治疗措施的分析,旨在为母羊生产瘫痪的防范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