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本地毛形线虫肌幼虫49ku ES重组蛋白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表达的本地毛形线虫肌幼虫49ku ES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0d,每只小鼠攻击感染200条本地毛形线虫感染性肌幼虫,检测本地毛形线虫7日龄成虫数、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数以及感染35d肌幼虫数,并且计算减虫率,应用自制的ELISA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体OD值。结果成虫减虫率、新生幼虫减虫率、肌幼虫减虫率分别为9.4%、70.2%和71.3%,免疫组血清抗体水平远远高于佐剂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P〈0.01)。结论本地毛形线虫肌幼虫49ku ES重组蛋白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抗本地毛形线虫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2.
利用RT—PCR技术从黑龙江省猪源旋毛虫获得了Ts43基因,并克隆入pcDNA3.1-CT—GFP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用该重组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VeroE6细胞,GFP标签证明质粒DNA成功转染到细胞中并得以表达,通过Western—blot分析,细胞裂解液样品中有1条约66ku的条带,可被小鼠旋毛虫阳性血清所识别,与预计大小一致,说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GFP中的Ts43基因在VeroE6细胞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生物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寄生虫学方面的应用,国内学者认为黑龙江省旋毛虫有2个种和1个分类地位尚未定的基因型.文章根据黑龙江省旋毛虫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表现的不同特性,对其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纯化的本地毛形线虫49KuES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分泌高滴度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腹水。获得两株稳定分泌抗重组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D5和C1。试剂盒鉴定两株McAb均属IgM亚类,其轻链均为K链;间接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和腹水效价,结果显示,两株细胞培养液上清均达到1∶1.28×10~3,腹水效价均达到1∶1.28×10~4;Westetrn blot结果表明,获得的两株McAb均能特异性的识别约49Ku处的ES抗原;间接ELISA结果显示两株McAb与日本血吸虫成虫、猪囊尾蚴囊液、猪蛔虫、猪鞭虫抗原均无交叉反应,表明两株McAb特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