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某饲养了5000只23日龄的肉仔鸡,不明原因便死亡。发病前鸡只的采食正常,精神状态较好。近2~3天出现死亡现象,死亡的鸡只集中在1个角落。死亡迅速而且数量增多。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肉毒梭菌引起畜禽猝死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Norris 和 Ringrose 在1930年发现了一种小鸡皮炎,但不明原因。Willims 等人在1933年从酵母中分离出一种生长因子,由于这种物质的广泛分布,因此称为 Pantothenic acid;此名来源于希腊语 Pantothen,意为无所不在,故中文译为泛酸,别名遍多酸。1939年 Jukes 发现泛酸能治愈小鸡皮炎,故又名鸡抗皮炎因子。  相似文献   
4.
不同演替阶段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带和固定沙地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沙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均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物种。豆科和藜科植物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物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其种类变化较大,表明其在沙地恢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萝摩科植物可作为区分流动沙地和其它沙地类型的指示性植物;马齿苋科和紫薇科植物仅在固定沙地中出现,已成为判断固定沙地的标志性植物。除沙地恢复过程中人为播种的柠条和沙蒿外,流动沙地阶段的优势物种是沙米,半固定阶段是沙生冰草,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地带是老瓜头和地梢瓜,而固定沙地则为花棒和地梢瓜。因此,在沙漠化治理中应根据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借鉴吉林省各地冬季塑料暖棚养猪经验,我们设计了一种适于农村条件的简易塑料棚猪舍,并进行了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于1986年12月25日至翌年3月24日在我县滨河乡优胜村畜牧场进行,利用该场猪舍(敞圈,前檐高2米,后檐高1.6米),全封闭扣塑料棚。塑料棚后坡高2.6米,前坡高1.7米,长4米,侧面留门。按相似的原则随机选择农安本地黑猪10头,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组在塑料棚内饲养,对照组在敞圈猪舍饲养。  相似文献   
6.
泛酸与泛酸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肉毒梭菌引起畜禽猝死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毒梭菌引起畜禽猝死症康冬柳黄良义(江西省吉安地区畜牧兽医站)胡永东姚国令(峡江县畜牧兽医站)1996年4月,江西省峡江县仁和乡朱家村发生猪、牛猝死的疫情,经诊断为肉毒梭菌中毒,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该村是个紧靠赣江的自然村,以栽种水稻及果树为...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青贮添加剂菌种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乳酸菌与酵母菌的菌种特性,确定乳酸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2h,酵母菌为1~2d;乳酸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30℃,酵母菌为28℃。试验还以秸秆为原料,进行了菌种复配、发酵,测定了产品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变化。确定了菌种的最佳工艺参数;乳酸菌最佳添加量为4%,乳酸菌:酵母菌最佳配比为1:3。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落实后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解除农民发展家庭饲养业的后顾之忧,农安县开展了“畜禽疾病防治技术承包”的试点工作,现将前岗乡三合村技术承包的情况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