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球养猪业、猪肉食品供应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自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许多猪场采取生物安全、中药等来防控,目前我国的ASF流行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临床中出现了"自然变异株",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测拔牙防控效果降低等问题.充分认清ASF现状,采取切实防控方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养殖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疫病困扰、从业劳苦、食品与环境和资源等问题随之而来。"治未病"思想源于传统中医,主张未病先防,其核心是维持机体平衡。规模化养殖需要全面防疫和保健,包括种源、管理、环境、营养、免疫、保健六个方面,措施落实到位,就能做到健康养殖、体面养殖、快乐养殖。  相似文献   
3.
拖拉机作业时,地面状况复杂,变速器齿轮传动系统承受载荷较大,提高变速器的可靠性、延长变速器无故障工作时间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以某组合式动力换挡变速器手动变速模块为研究对象,通过Romax建立手动变速模块模型,对部分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变速器寿命的影响,对零部件设计参数及通用件和标准件选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孙水河是湖南娄底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笔者总结了孙水河流域污染现状,得出主要污染源有居民生活垃圾、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和建筑垃圾污染。通过水质调查发现:孙水河平均pH为6.4,平均水温为26.8℃,大肠杆菌培养皿菌落多数为20~69个。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孙水河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产程过长是现代杂交瘦肉型围产期母猪常见问题之一,是母猪产科疾病的极其重要的根源,是阻碍猪业发展的瓶颈。母猪产程长一直是猪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养殖模式下的杂交性母猪场。本文简要介绍了产程过长的概念、原因、类型、危害,并提出了解决各种产程过长的预防思路,以供参考。1产程过长的概念产程指的是胎儿娩出期,即第一头胎儿娩出开始计时,到最后一头胎儿娩出为止所持续的时间。根据现代杂交瘦肉型母猪生理生化、繁殖生理、生物学等特点,产程一般在2~4小时内,产仔间隔在10~20分钟,正常情况下,临床上现代杂交瘦肉型母猪的产程为3小时左右。一般认为,现代杂交瘦肉型母猪产程超过4小时,就属于产  相似文献   
6.
目前养猪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疾病风险、价格波动、食品安全、环保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的养猪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散养户越来越少,大规模养猪场在我国养猪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于是有人认为我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模式是大规模的集约化养猪场;也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技术节能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元件及其工作特性。在对液驱混合动力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论述基础上,就我国发展液驱混合动力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小粉浆土土属地区,在低施氢水平条件下,不同耕播方式对弱筋小麦扬麦13号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耕作方式表现为耕翻优于浅旋,连旋优于兑耕;播种方式表现为撒播与条播无明显差异:不同耕播方式间高峰苗相近,但耕翻与浅旋方式群体高峰苗到来早.冬前分蘖量高,而免耕方式到来迟,退化快:耕翻方式小麦群体与单株干物积累量均高,但单穗重与单茎干重下降:结实小花量特别是有效穗数以耕翻方式最具优势,而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围产期母猪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对母猪、饲养员、猪场、养猪行业等危害大,解决围产期母猪问题涉及到饲养管理、母猪营养、疾病防控、环境控制、品种遗传、母猪繁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如何突破围产期母猪问题,成为广大养猪人共同的期待,笔者将从应激氧化、产程过长、疲劳抑郁、食欲不振、恶露持久、饲养管理、营养饲料等方面解读。1制约围产期母猪问题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效果较好的防控技术。[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测定了药剂拌种和抗病毒剂以及防虫网+25%吡蚜酮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结果]用60%吡虫啉 FS 2 g a.i./kg干种子量拌种、移栽前10 d 25%吡蚜酮 WP 360 g/hm2喷1次,30%毒氟磷 WP 800倍在水稻秧苗3叶1心期施药1次、移栽后7d再施药1次,防效达到88.05%;用防虫网+杀虫剂在6叶1心期揭网,喷施25%吡蚜酮 WP 1次,炼苗3 d移栽10 d后,再次喷施25%吡蚜酮 WP 1次,所得防效为80.50%。[结论]只用拌种或施抗病毒剂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控制病害的为害。药剂拌种结合在秧苗2叶1心期、移栽前3d的及移栽后7d 各喷一次杀飞虱药剂防效较好,有条件的地方兼用防虫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