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习瓒娜  高健  王梦芝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0):2916-2926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长链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影响,并得出最优脂肪酸组合及添加水平,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α-亚麻酸4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等3个水平进行L_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组为试验组、Ⅹ组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进行体外发酵试验,测定各组培养液VFA 24 h内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各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其中在6 h时Ⅶ组TVFA浓度最高。乙酸/丙酸比值总体呈下降趋势,6 h前下降较快,6 h后趋于平缓。丁酸摩尔百分比在7.97%~15.41%间变动。主成分与最优组合分析表明,TVFA浓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α-亚麻酸;以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5%亚油酸、0.5%α-亚麻酸时组合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脂肪酸组合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影响,试验选取硬脂酸、油酸、亚油酸、ɑ-亚麻酸四种脂肪酸因子,设置0.5%、1.0%、1.5%这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其中Ⅰ~Ⅸ为试验组、Ⅹ为对照组,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以3头瘤胃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各组培养液瘤胃发酵pH、氨氮(NH3-N)浓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对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试验在体外培养底物中添加1.5%硬脂酸、0.5%油酸、1.0%亚油酸、1.5%亚麻酸的脂肪酸组合为试验组,以培养底物中添加5%的棕榈酸钙为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培养液pH值和氨态氮(NH3-N)浓度的各时间点均值在组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试验组瘤胃发酵产生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及乙酸比例都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原虫蛋白/细菌蛋白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嗜淀粉瘤胃杆菌、琥珀酸拟杆菌的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蛋白溶解梭菌、降解淀粉瘤胃球菌、埃式巨球菌在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综上,乙酸发酵型脂肪酸组合将乙酸占TVFA的比例从73.54%提高至75.59%,趋使瘤胃发酵向乙酸型发酵模式变化,这可能是通过影响相关瘤胃细菌数量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