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索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三倍体育种技术方法,更好地解决其个体小、生长慢和性成熟后死亡率高等问题,采用热休克法进行三倍体诱导实验,设4个诱导温度(24、26、28、30℃),2个起始诱导时间(15 min、20 min)和2个持续诱导时间(15 min、20 min)共分1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结果显示,13个实验组均能诱导出三倍体个体,而不同温度组的诱导率差异显著,分别为13.3%、31.65%、52.28%和78.81%(P<0.0.5)。随着温度的上升,孵化率呈显著降低的趋势。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诱导成功的关键因素,利用热休克诱导受精卵制备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三倍体苗种的方法是可行的,三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是:水温28℃,卵子受精后15 min持续处理20 min,发眼率(72.57±0.26)%,孵化率(60.92±0.31)%,三倍体率53.1%,综合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透明带ZP家族在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性腺发育、卵子发生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小体鲟卵透明带家族ZP3 3种亚型(ArZP3-1、ArZP3-4、ArZP3-5)及ZPAX基因(ArZPAX)cDNA部分序列。结果表明:ArZP3-1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1029 bp,对应编码342个氨基酸;ArZP3-4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1191 bp,对应编码397个氨基酸;ArZP3-5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717 bp,对应编码238个氨基酸;ArZPAX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733 bp,对应编码243个氨基酸;ArZP3蛋白3种亚型及ArZPAX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一个保守的ZP结构域;基于Z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小体鲟ArZP3蛋白3种亚型与高等鱼类ZP3亲缘关系较近,而ArZPAX蛋白则与哺乳类、鸟类、高等鱼类和爬行类ZPAX亲缘关系均较远;通过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表明,ArZP3-1基因在小体鲟卵巢、精巢、肝、脑、肾、心、肌肉、鳃中表达,ArZP3-4基因仅在小体鲟卵巢和精巢中表达,而ArZPAX基因在小体鲟卵巢、精巢、肝、肠、肾、脾、心、鳃、脑中均有表达,3个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均最高,且均具有雌、雄差异性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3.
董颖  胡红霞 《中国水产》2013,(10):75-76
提到鲟鱼,大家可能第一个会想起的就是著名的中华鲟,但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鲟鱼,是对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鱼总目、鲟形目的27种鱼类的总称,中华鲟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鲟鱼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和最原始的鱼类之一,距今已有两亿多年的历史,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是一种兼有重要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4.
仿刺参cytb和β-actin基因表达稳定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表达分析需要采用内参基因来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了cytb和β-actin基因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未受精卵、受精卵、多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五触手幼体、稚参11个发育阶段和幼参的体壁、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ytb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稳定表达;β-actin基因在稚参之前不同发育阶段中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在幼参的体壁、肠道和呼吸树中稳定表达。此外,cytb在lipopolysaccgarides (LPS)刺激前后的原肠胚、小耳状幼体、中耳状幼体、大耳状幼体、樽型幼体、稚参和幼参四种组织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β-actin基因在LPS刺激前后的幼参体腔细胞、肠道和呼吸树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仿刺参功能基因表达分析中,cytb与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20年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县区层面探究省内和跨省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省内流动人口呈现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发散式分布格局,跨省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筑-遵”中心地带和省份交界处。软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等服务业的集聚对省内人口流动有正向影响,房地产业、金融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集聚会促进跨省人口流入。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人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获取、存储、组织使用个人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规避风险,已变得刻不容缓,个人信息管理效果的好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仅不构成人们所需要的资源,相反,它会混淆视听、阻碍人们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要克服个人信息的分散化和碎片化现象,加强对个人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规避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是信息时代面对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从辽东湾沿岸受石油污染的沉积物中筛选得到一株石油降解菌株BHB-1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以及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Lutibacterium菌属。应用沸石和珊瑚石作为载体进行该菌株的固定化研究,确定当沸石作为载体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菌株接种量为0.6mL,培养时间28h,载体投加量为10mL;选用珊瑚石为载体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菌株接种量为0.6mL,培养时间29h,载体投加量为12mL;此外,用沸石和珊瑚石固定后的菌株,其对于柴油的降解率相对于游离菌分别提高了14.4%和29.6%,初步选用珊瑚石作为载体进行菌株的固定化使其具有更好的石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大连湾地区健康的刺参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分离出的一株芽孢杆菌B4,经检测,发现该菌株具备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试验采用1亿CFU/m L质量浓度的B4菌液投喂刺参,并于投喂后第0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取刺参体肠道,检测刺参肠道内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脂肪酶(LPS)、淀粉酶(AMS)和蛋白酶(Protease)的活性。结果表明:第14天和第28天,添加B4组的刺参肠道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4组的AC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添加芽孢杆菌B4的饲料饲喂刺参,肠道内淀粉酶活性在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B4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B4组的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芽孢杆菌B4具有良好的产酶特性,且对刺参肠道免疫酶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可作为刺参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海湖湖滨不同土地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退化湿地的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青海湖东岸尕海区的湖滨湿地、以及由其退化的草地和沙地这3种土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 ~ 10 cm、10 ~ 20 cm和20 ~ 30 cm的土壤样本,比较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差异,运用CANOCO5.0软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间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湿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水溶性有机碳氮的含量显著高于沙地,而土壤易氧化碳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草地和沙地;对于水溶性有机碳、硝态氮和有效磷来说,湿地和草地显著高于沙地。草地土壤β-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甘氨酸氨基肽酶的活性较湿地分别显著下降了32.17%、30.90%和39.67%;而沙地较草地分别显著下降了79.22%、73.46%和64.84%。湿地和草地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沙地,但仅湿地的纤维二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沙地。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对其解释程度分别为58.8%和29.4%。水溶性有机碳可以很好解释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水溶性有机氮与碱性磷酸酶相关性显著;有机碳则与纤维二糖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湖滨湿地退化为草地和沙地后,土壤有机碳和氮以及土壤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有机氮以及有机碳显著地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探究煤矸石基质的水分物理特征,可为矸石山新土体的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生物炭、保水剂(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钾的共聚物)以及煤矸石与生土混合成的基质为研究材料,采用双因素三水平(生物炭和保水剂用量分别为煤矸石基质质量的0、2%和4%,以及0、0.02%和0.04%)完全试验设计,通过室内土培方法,研究添加生物炭和保水剂对煤矸石基质水分物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4%的生物炭和0.04%的保水剂,煤矸石基质的田间持水量较对照显著提高52%。混施4%的生物炭和0.02%的保水剂使煤矸石基质的稳定入渗速率和累积入渗量较对照显著提高34.43%和42.57%;而单施2%的生物炭以及单施0.02%和0.04%的保水剂,未显著提高煤矸石基质的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双因素分析表明,生物炭对煤矸石基质水分状况的影响比保水剂显著,在煤矸石基质中混施生物炭和保水剂比单施生物炭或保水剂更能提高其保水性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混施处理中,生物炭的施用量越多,煤矸石基质的保水性能越高,同时也提高了其累积入渗量和累积蒸发量。总之,混施生物炭和保水剂显著影响了煤矸石基质的保水性能和入渗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