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6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和体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本研究首先制备了MC1R基因的RNA正反义探针,T7方向转录的正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447.529 ng/μL,SP6方向转录的反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342.698 ng/μL。经10~20倍稀释后的探针用于原位杂交,MC1R基因探针表达定位显示,随橘色双冠丽鱼胚胎的发育杂交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原肠期和视泡期其卵黄和胚体侧卧部分有杂交信号分布;出膜期其脊柱、卵黄囊及其内容物和色素细胞内出现杂交信号;出膜期第1天,卵黄表面有信号分布。总体来看,杂交信号在脊索、卵黄囊、卵黄囊内容物质及色素细胞有特异表达,而以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组在5个胚胎阶段均无任何信号,杂交信号显现的MC1R表达定位说明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也与神经、营养、免疫功能相关,初步建立了鱼类体色相关基因功能和定位研究的整胚原位杂交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线鲫学名为多鳞四须鲃(Barbodes schwanenfeldi),属鲤科(Cyprinidea)四须鲃属(Barbodes),又称泰国鲫,原产地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是一种热带鱼类。四须鲃体形侧扁,酷似团头鲂,偶鳍鲜红色,尾鳍边缘为红色,靠近尾鳍边缘上下各有一条黑线,双线鲫由此得名。成年个体体长30-35cm,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该鱼为杂食性,素食为主,喜食菜叶、浮萍等。该鱼是一种观赏、食用兼用鱼。  相似文献   
3.
正红面蛋龟(Kinosternon scorpioides cruentatum),也被称为红面泥龟、红颊动胸龟等,是动胸龟属下蝎形动胸龟的一个亚种。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等地的河流和沼泽。红面蛋龟成体背甲12~15厘米,呈长椭圆形,其腹甲分三段,前后两段可以自由闭合。其背甲上还具有3条明显的棱脊,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背甲变平滑,状似鸡蛋,因而被称为"蛋  相似文献   
4.
橘色双冠丽鱼TYR基因的克隆及其发育时序和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动物体内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限速酶,黑色素生成的速度和种类取决于TYR基因的表达量和活性水平.为了解色素相关基因与体色变化的关系,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TYR基因cDNA全序列,并利用qRT-PCR分析了橘色双冠丽鱼体色变化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TYR基因的表达差异.实验获得cDNA全长序列2 683 bp,其中阅读框1 620bp,编码540个氨基酸,5'UTR区246 bp,3'UTR区817 bp.氨基酸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相比与脊椎动物间的保守性,TYR蛋白序列在鱼类间的保守性更高.qRT-PCR结果表明,TYR基因在胚胎各期均有表达,受精期表达量最低,血液循环期开始急速上升;在“黑色-灰色-亮黄色”三个典型体色褪黑过程中,各组织TYR基因表达量均在黑色期呈现最高值,显著高于灰色和亮黄色期,灰色到亮黄色时期鳞片和尾鳍的TYR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皮肤组织的TYR基因表达量在三个体色褪黑期均显著降低(P<0.05);亮黄色时期,TYR基因在心、肾、脑、鳔、性腺、尾鳍和眼等组织均有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鳔和尾鳍,皮肤和性腺表达量最低.橘色双冠丽鱼TYR基因在三个典型体色褪黑期表达逐渐降低,可能与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逐渐增多以及黑色素细胞数量和分布比例发生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体色变异的分子基础,为鱼类体色遗传和体色改良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亚致死剂量四聚乙醛对福寿螺的主要靶标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0.50mg/L的四聚乙醛处理不同时间后福寿螺不同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四聚乙醛对福寿螺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96hLC50为3.856mg/L,安全浓度为0.039mg/L;在用0.50mg/L的四聚乙醛处理的24h内,福寿螺鳃和腹足内AchE酶活力分别升高到未处理时的1.565和1.481倍而后下降,肝和肠组织内AchE酶活力分别下降为未处理时的0.132、0.282倍而后升高;不同组织中GSTs酶活力均呈现为"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不同组织内MFO酶活力均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0.50mg/L的四聚乙醛能诱导AchE、MFO和GST活性不同程度的增加,解毒酶MFO和GSTs可能在四聚乙醛的代谢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在鱼类早期体色褪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mitf基因cDNA序列全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体色褪黑不同时期和各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获得mitf基因2个亚型,其中,mitf1的cDNA全长为1816 bp,包括5′非编码区(UTR) 158 bp、3′UTR 428 bp、开放阅读框(ORF) 1230 bp,共编码409个氨基酸;mitf2的cDNA全长为1638 bp,包括5´UTR 160 bp、3´UTR 428 bp和ORF 1050 bp,共编码349个氨基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itf1和mitf2聚在一小支,与慈鲷科(Cichlidae)鱼类同源性最高,与哺乳类动物同源性较低。qRT-PCR结果显示,在成鱼各个组织中,mitf1和mitf2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肌肉、脑和肾脏也有较高表达;mitf1和mitf2在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受精卵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胚胎期;随着橘色双冠丽鱼体色由黑色过渡到橘黄色,mitf1和mitf2在鱼皮肤、鳞片、尾鳍中的表达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mitf基因表达与鱼体色由黑到黄转变的表型间存在关联性,推测与鱼体色发育阶段色素细胞的分化和分布比例的动态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鱼类体色发育和变异的分子基础,可为鱼类色素细胞发育和体色人工改良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7.
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作了鲮、露斯塔野鲮和麦瑞加拉鲮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骨舌鱼科鱼类的遗传结构和进化关系,测定了美丽硬仆骨舌鱼Scleropages formosus的3个品种金龙(Gold arowana)、红龙(Red arowana)、青龙(Green arowa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1 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珍珠龙Scleropages leichardti、星点珍珠龙S.jardini、非洲龙Heterotis niloticus、黑龙Osteoglossum ferrerirai、银龙O.bicirrhosum、海象Arapaima gigas的全序列,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树,初步分析了骨舌鱼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NJ树和MP树均一致表明,骨舌鱼类为单系类群,分为4支,支持骨舌鱼科下设4个属(坚体鱼属Scleropages、异耳鱼属Heterotis、骨舌鱼属Osteoglossum、巨骨舌鱼属Arapaima)阶元的分类系统,4个属的系统关系与其形态、生态特征表型进化和地理分布较为一致.而金龙、红龙和青龙的mtDNA Cytb的碱基差异小于1%,说明这3个龙鱼品种还在同一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眼斑星丽鱼(Astronotus ocellatusl,英文名Oscar,俗称地图鱼,猪仔鱼,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水系,分布在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国家。该鱼体型宽大,色彩鲜艳,背鳍较长,与臀鳍对称。体色基调乌黑或黑褐色,散布着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锦鲤属鲤形目鲤科鲤属,即同普通野鲤属同一物种。对锦鲤起源目前还没有定论,据国内有关研究认为,锦鲤与中国红鲤鱼同源性很强,很有可能是同一起源。但日本有些理论并不认为锦鲤源于中国。不论锦鲤是否源于中国,锦鲤属于鲤物种的事实是得到足够证据支持的,因此,锦鲤的繁殖习性与鲤极其相似,人工繁殖的方法也基本相同。但是,要获得优质的锦鲤后代,需要从后备亲鱼的选留和培育开始,做一系列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