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王雪良 《科学养鱼》2007,(12):55-56
鳜鱼发病的原因与养殖环境、病原体数量及鱼的体质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用药物控制病原,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改良和鱼体本身抗病能力的提高。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养殖户在议论:某某用什么药病害控制得不错或治疗得很好;某某换换水病就好了;某某不喂食死亡就停止了等等。于是很多人就去效仿他们,结果收效并非象想象的那么好。其原因在于防治较好的一些养殖户池塘养殖环境比较好,鱼体的抵抗力较强,能经受得起外界环境的刺激,反之则不行。由此看来:单纯地以药物为主控制病害是不科学的,是没有保障的,当环境恶化、鱼体抵抗力差时,即使有灵丹妙药也难以起效。因此,必须从改善环境、增强鱼体质和控制病原三方面同时着手,才能有效地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3.
鳜鱼暴发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为名贵鱼类,在市场上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养殖前景看好。近几年来,苏州吴江市的鳜鱼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最近二三年,尤其是2002年,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鳜鱼大面积暴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进行多年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过程中对该病的主要症状、流行规律、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养殖者参考。一、主要症状及流行规律近3年来,从每年的7月中旬开始,水温上升到时,鳜鱼体表和鳃丝寄生大量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继而出现烂鳃病、出血病,出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池塘加州鲈与河蟹混养试验,取得了成功,并于2002年进行了推广应用,全镇养殖面积达1000亩,亩养殖效益达4000元,比单产加州鲈效益提高近1000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池塘准备鱼池的面积应选择8亩左右为宜,若面积过大,对养殖加州鲈管理不便。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池水深度达1.5米。坡比1∶2,池底淤泥深度不超过10厘米。冬季池闲时,对鱼池进行改造、清塘,若淤泥过深,可清除一部分,有条件的可对池底进行耕翻一次,然后进行药物消毒,亩施生石灰75千克,化水后泼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