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森林培育时,森林的抚育间伐是很重要的,通过抚育间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森林的培育效率,对于林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以白龙江为例阐述了白龙江林区抚育现状以及在抚育间伐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森林的培育,森林的抚育间伐措施应科学合理。基于此,分析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红面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的诊疗方法,对1只素食5年后出现拒食、腹泻、四肢瘫痪、有抽搐等神经症状的红面猴进行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RBC)为3.67×1012/L低于正常红面猴RBC参数(5.71±0.89)×1012/L、血红蛋白浓度(HGB)为85 g/L低于正常红面猴HGB参数102.8±9.2 g/L、红细胞压积(HCT)为28.5%低于正常红面猴HCT参数(38.24±2.33)%,且红细胞胞体较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占白细胞总数的20%。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此说明红面猴长期素食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并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诊断后给予维生素B12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本诊疗过程测得的各项血液细胞学参数,为MA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种间相互作用,用2种菊科入侵植物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进行种间化感作用研究。采用2种植物的浸提液互相作用于对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结果发现,二者的浸提液对对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在高浓度(50 000 mg/L)时均表现出较强的相互抑制作用,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49%、8.41%、43.24%、69.12%和95.17%、36.27%、85.68%、82.09%。这种相互抑制作用可能对其混生区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产生影响。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植物的浸提液进行成分分析,筛选相对含量较高的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2种化学成分进行化感作用潜力验证研究,发现低浓度(0.001 mol/L)的邻苯二酚即能明显抑制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9.42%、82.67%、50.88%和41.74%、81.53%、54.23%。邻苯二酚浓度略有增高(0.005 mol/L)时,二者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2,3-丁二醇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0.010 mol/L时,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的种子萌发、幼苗株高生长、根长生长、生物量积累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33.43%、51.09%、14.90%、72.37%和81.48%、17.39%、43.76%、71.52%。邻苯二酚和2,3-丁二醇均能对假臭草和三叶鬼针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推测这2种化学物质可能为这2种入侵植物化感物质的主要组分,可为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此外三叶鬼针草根部在甲醇溶剂的萃取中2,3-丁二醇的相对含量达到了60.45%,可考虑用于2,3-丁二醇的生物防治制品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萝卜芽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白、青及红3种类型萝卜芽菜的生长和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培养3d、6d和9d时均以青萝卜芽菜的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17.0mg/株、120.8mg/株、133.2mg/株,显著高于白、红萝卜芽菜;红萝卜芽菜花青素含量在幼苗生长3d、6d和9d时均最高,分别为0.053 1mg/g、0.047 5mg/g和0.094 5mg/g,显著高于白、青萝卜芽菜;3种萝卜芽菜的VC含量在幼苗生长3d时均最高,分别为白萝卜0.73mg/g、青萝卜0.51mg/g及红萝卜0.56mg/g,白萝卜芽菜VC含量显著高于青萝卜和红萝卜;随生长时间延长3种萝卜芽菜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萝卜芽菜的产量和营养,幼苗生长6d时为最适采芽时间。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禽流感、鸡毒支原体、鸡白痢杆菌病等4种禽病是当前危害我市养禽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疫病。搞好上述4种禽病防疫对保障我市养禽生产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多年来,我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  相似文献   
6.
我市某集团公司属下一大型非洲鸵鸟养殖场于2002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间,因为高温、多雨、潮湿气候而诱发种鸵鸟所产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雏鸵鸟从出壳到2月龄之间的健雏率明显下降。经我所组织兽医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实验室检验,最终确诊为鸵鸟大肠杆菌病。现将本次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用H5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分别免疫肉用鸡、鸭、鹅,免疫后采血测定其HI抗体,探讨该疫苗对肉禽的免疫效果。结果,鸡、鸭、鹅免疫后均能产生一定水平的HI抗体,但只经一次免疫时HI抗体处于较低水平,抗体合格率分别为3%、13%、10%。而经二次免疫则HI抗体水平较高,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0%、100%、89%。为确保肉用家禽免疫效果,使用H5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时,建议进行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市禽场的鸡新城疫、禽流感免疫和鸡毒支原体感染以及鸡白痢的流行情况,分别于2006年的3月、6月和9月3次组织对全市范围内各类型的养禽场进行血清学监测,共采集血清样品1272头份。结果证明,目前汕头市禽类的鸡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效果较好,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3.4%和71.1%,但仍然有鸡毒支原体感染以及鸡白痢等疾病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以豆渣、麦胚、酵母粉、蔗糖为主要原料,配制成桔小实蝇幼虫人工饲料,与天然饲料(水果)和现常用的人工配方饲料进行饲养试验,测定采用3种饲料饲养的桔小实蝇的卵孵化率、化蛹率及羽化率。结果表明,以豆渣为主要原料的人工饲料配制成本低廉,饲养效果接近天然饲料。  相似文献   
10.
<正>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家禽中鸡、火鸡、鸭较常发生,该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甚。而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EI)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成为养禽生产的头号疫病杀手,而且会感染人体,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各国正紧密协作,共同抗击禽流感,这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