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31尾南方鲇鱼种(体长30mm—134mm)形态进行仔细观察,并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南方鲇鱼种(1)口宽阔,口裂宽占头长48.5%—63.6%,平均为56.4%,吻长(口裂长)占头长的25.6%—42.8%平均为33.9%,又均不随鱼种生长而出现较大变化;(2)南方鲇的头长占体长的22.7%—30.8%之间,平均为24.6%,比例随着鱼种的生长而逐渐变小,体长达70mm以后,比例显著降低;(3)体高占体长的13.8%—24.1%,平均为16.4%。随着鱼种规格的增大而逐渐变大,体长达60mm后比例显著变大(4)尾鳍不对称,上叶明显长于下叶,上下叶长度之比为1.2—1.6,平均为1.33,随着鱼体生长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日粮硒水平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肌肉生长和肌肉蛋白质自噬性降解的影响, 以酵母硒为硒源, 配制 3 种硒水平的日粮: 缺硒(DSe, 0 mg/kg)、足量硒(ASe, 4.0 mg/kg)、过量硒(ESe, 16.0 mg/kg), 对虹鳟进行 10 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DSe 和 ESe 组虹鳟的增重率、肌纤维直径与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 ASe 组(P<0.05)。 此外, DSe 和 ESe 组虹鳟肌肉中自噬相关基因(Atg4b、Atg12l、LC3B、Atg13、Atg7、Atg5)的表达量显著高于 ASe 组(P<0.05); 并且其自噬标志物肌肉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3-II (LC3-II)的水平相对于 ASe 组显著升高, 而 P62 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对自噬的上游调节通路蛋白激酶 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TOR)通路进行了检测, 发现日粮硒的缺乏和过量均显著抑制了虹鳟肌肉中 Akt 和 TOR 的磷酸化水平, 降低了 Akt-TOR 通路的活性。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α(AMPKα)的磷酸化分析也表明, DSe 和 ESe 组虹鳟肌肉的 AMPK 活性显著升高。在对虹鳟肌肉氧化状态的分析中也发现 DSe和 ESe组的虹鳟肌肉中丙二醛(MDA)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显著增加, 表明其肌肉氧化应激加剧, 这可能是日粮硒影响 Akt-TOR 和 AMPK 通路的一种途径。综上所述, 日粮硒的缺乏和过量通过抑制 Akt-TOR 的活性, 激活 AMPK 通路, 促进了虹鳟肌肉蛋白质的自噬性降解, 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硒对鱼类肌肉生长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滋味物质在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规律并揭示其释放机制,该研究以氯化钠、蔗糖和谷氨酸钠分别为鱼糜凝胶咸味、甜味和鲜味的代表滋味物质,通过感官评价、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和模拟咀嚼释放等方法,分析滋味物质在不同交联度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度的增加,人体对咸味的感知逐渐降低而对鲜味的感知逐渐增强,并当交联度大于42.2%时,咀嚼破碎显著提高了鱼糜凝胶咸味和鲜味的感知(P<0.01)。氯化钠和蔗糖的释放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而谷氨酸钠的释放则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交联度的增加,鱼糜凝胶在模拟咀嚼过程中氯化钠和蔗糖的释放量先降后升,分别在交联度为42.2%和51.5%时取得最小值(4.54和3.38 mg/g);而谷氨酸钠的咀嚼释放量则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钠和蔗糖在鱼糜凝胶中的释放主要与网络结构和化学作用力相关,谷氨酸钠的释放主要与凝胶质地、凝胶持水性和化学作用力相关。综上,滋味物质在鱼糜凝胶中的释放行为受滋味物质种类、凝胶质地以及凝胶与滋味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的影响,且凝胶在咀嚼过程中较高的破碎程度增强了滋味物质的释放与感知。  相似文献   
4.
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Chen)是长江流域名贵大型经济鱼之类之一,目前已成为名特优水产品的重点养殖对象,但由于南方鲇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尤其在苗种培育阶段同类互相残杀严重,其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南方鲇的大规模养殖。对南方鲇开展研究多集中在基础生物学及养殖技术等方面犤1~2犦,邹桂伟犤3犦研究了南方鲇仔稚鱼的摄食行为,谢小军和孙儒泳犤4犦研究了南方鲇幼鱼阶段的最大食率与温度的关系,对于南方鲇稚鱼阶段温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研究得较少。我们于2002年5~6月份对人工繁殖的南方鲇稚鱼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蓝藻(Cyanobacteria)大量爆发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鱼类的生殖毒性,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取腹腔注射毒性最强的microcystin-LR(MC-LR)方式,研究MC-LR对斑马鱼卵巢的损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性成熟雌性斑马鱼腹腔注射50μg/kg和200μg/kg MC-LR,在注射3、9、24、48 h后取卵巢分析其生理活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染毒24 h后,200μg/kg剂量组斑马鱼性腺指数(gonad somatic index,GSI)14.14与对照组性腺指数16.98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别无显著变化;卵巢发生卵母细胞空泡化、卵母细胞膜与滤泡细胞层连接组织缺失等病理现象;MC-LR显著抑制了斑马鱼卵巢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活性,并激活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活性;MC-LR处理后,斑马鱼卵巢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中的p 38MAPK、ERK1/2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JNK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MC-LR抑制斑马鱼卵巢PP2A活性,并激活MPF活性与MAPK信号通路中ERK1/2与p 38MAPK的转录水平,进而干扰其卵母细胞的发育进程并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确定镉对鲫的安全浓度后将鲫暴露在含有不同浓度镉的水体中14 d,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重金属污染物镉在鱼体各组织内的累积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之后将鲫转移至不同流速的清水中14 d,比较不同水流流速对鱼体中镉的清除效果,同时分别在暴露试验和清除试验后对鲫可食用部位进行非致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镉对鲫96 h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528 mg/L;镉在鲫鱼头和肝脏中累积较多,肌肉中较少,镉富集程度与水环境中镉浓度和镉暴露时间呈正相关;鲫肌肉、胆中的镉排出较快,而肝脏、肾脏中的镉排出较慢,在水流流速为0.1~0.2 m/s时的清除效果最佳;水体镉暴露14 d后鲫鱼头、肌肉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食用风险,流水清除14 d后肌肉可达到食用标准,但鱼头仍具有食用风险。综上所述,鲫各组织器官对镉的累积能力及清除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适宜的水流流速有利于鲫体内镉的排出,对于镉污染后的鲫需进行重金属的清除后才可食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家兔染毒,测定MC对家兔攻毒的LD50值,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和血清酶(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对微囊藻毒素较为敏感(对MC-LR的LD50为33μg/kg),血清酶活性变化灵敏,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染毒动物在试验后期出现显著的正常红血球贫血病症。  相似文献   
8.
通过腹腔注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对家兔染毒,测定MC对家兔攻毒的LD50值,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和血清酶(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对微囊藻毒素较为敏感(对MC-LR的LD50为33μ/kg),血清酶活性变化灵敏,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关系,染毒动物在试验后期出现显著的正常红血球贫血病症.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讨饲喂蚕豆( Vicia faba)对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比较了饲喂蚕豆的草鱼(脆肉鲩组)及饲喂配合饲料的草鱼(普通草鱼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异同。结果显示, DGGE图谱上出现了20条明显条带,表明脆肉鲩组及普通草鱼组肠道中均存在大量细菌群落。对这20条条带测序后,获得了其中17条条带的序列,这17条条带中有9条是尚未被培养的细菌。经分析发现,这17条条带分属于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及未分类的细菌,其中变形菌门为两组肠道的优势菌。实验还发现,饲喂蚕豆对肠内容物菌群的影响大于对肠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蚕豆不改变草鱼肠道菌群的种类,但对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