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对2015-2021年养殖河鲀中的河豚毒素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养殖河鲀中河豚毒素的总体检出率为4.81%,肌肉、皮、肝脏、性腺中河豚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1.92%、 2.83%、 2.25%、 10.42%,肌肉、皮、肝脏、性腺中河豚毒素检出值范围分别为2.28~6.08、 3.93~13.92、 3.64~4.40、 2.97~28.88μg/kg。养殖河鲀中河豚毒素的食品安全指数(IFS)为0.000 98~0.006 42,均小于0.01(IFS<<1),说明养殖河鲀中的河豚毒素对食品安全没有影响,所以目前养殖河鲀的食用是安全的。我国目前缺乏河豚毒素的限量标准,而有关文件规定的限量值2.2 mg/kg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河豚毒素限量值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河豚毒素毒理学数据的分析、讨论及计算,提出了45μg/kg的限量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水产养殖环境及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的农兽药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本研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分析方法对上海地区27家主要水产养殖场中养殖水体、底泥以及正使用的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进行农兽药残留分析,运用风险商值(RQ)法对筛查结果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7家养殖场的180个样品(水体27个、底泥43个、投入品110个)中共筛查出13种药物,包括兽药9种(金刚烷胺、地西泮、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加替沙星、甲氧苄啶,阿维菌素B1a、红霉素、培氟沙星)和农药4种(多菌灵、扑草净、西草净、乙氧喹啉)。水体中筛出9种70个药物,底泥中筛出6种93个药物,投入品中筛出7种37个药物,其中多菌灵、恩诺沙星、甲氧苄啶药物在3类样品中均存在。水体、底泥、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中筛出药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6.00×10-3~1.88、1.47~292、9.68~1.39×105 μg·kg-1。风险商值评价结果显示,水产养殖场水体与底泥样品中农兽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高风险,其中水体中扑草净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3.14,底泥中红霉素生态风险最高,RQ值为2.22,两种药物RQ值均大于1,表现为高风险。建议加强对农兽药,尤其是非药品类渔药投入品等产品全链条的监管与控制,以保护水产养殖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溶解态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代谢的影响,以络合态铜和离子态铜作为在水体中添加形态,各设置2个水平的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通过8周养殖实验,检测其不同组织中的铜三磷酸腺苷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肌肉中的铜含量。结果显示:2种溶解态铜的水体均会影响虾肌肉组织中的铜含量,但不会随时间延长和水体中铜水平增高而上升,且在不同时间点均有下降趋势;鳃和肝胰腺组织中的铜三磷酸腺苷酶活力与水体中铜含量呈正反馈关系,2个组织中的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力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养殖时长超过16d后与水体含铜量呈负反馈关系;在鳃、肝胰腺和血淋巴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多呈波浪起伏状变化。研究表明:在本实验设置的范围内,不同溶解态铜及含量不会使对虾积累过多的铜;一定量的铜可以促进对虾代谢,但时间过长会抑制对虾对钙镁的吸收利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鳃组织和肝胰腺组织中均表现出铜在水体中的溶解形态要小于铜水平对铜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为辐鳍鱼纲,鲀形目,二齿鲀科的一种,为热带海洋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于浅海礁石区、软质底海域或开放性水域.六斑刺鲀肉质鲜美,鱼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深受市场欢迎,目前六斑刺鲀来源全部为海上捕捞,资源量随着渔民过度捕捞成锐减趋势.由于六斑刺鲀的资源群体数量不稳定,捕获量具有明...  相似文献   
5.
1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寅峰  张孟婧  黄小帅  郝燕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47-14849,14875
[目的]为光合细菌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技术资料。[方法]从宁波大学南门商贸街旁河道水体中富集到4株光合细菌,选取生长速度快、易纯化并具有脱氮功能的PSB-3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脱氮能力鉴定,并进行了污水处理试验。[结果]PSB-3经常规方法和16SrDNA基因分析初步鉴定为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比对显示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和粪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相似性均达到98%。经测定,该菌脱氮效果明显。将该菌挂膜后配合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种菌混合作用使NH3-N、NO3--N、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4.8%、63.3%和33.7%,比仅使用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混合菌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3%、8.1%和3.5%,而且该菌在氨氮的去除过程中有明显减少NO2--N积累的效果。[结论]分离鉴定了1株脱氮能力强的红假单胞菌PSB-3。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以外形刚可辨别雌雄的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研究对象,冰冻糠虾(Mysis spp.)为饵料,研究不同投喂频率(A:1次/d、B:2次/d、C:3次/d和D:4次/d)对雌雄分化后灰海马生长、发育、饵料转换效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期间灰海马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WSGR)和体高特定生长率(HSGR)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B和C3组雄海马的WSGR和HSGR均高于雌海马,而D组雌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时间的推移,D组雌海马的WSGR和HSGR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其它3组均呈下降趋势,且第1周的WSGR和HSGR均显著高于第5周(P<0.05)。B组灰海马的饵料转换效率(FCE)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A组雌海马的性腺发育早于其它各组。A组灰海马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且该组雌海马的上述3种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雄海马(P<0.05);各组灰海马的胰蛋白酶活力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灰海马的商业养殖中应综合考虑养殖效益,根据不同发育阶段选择不同的投喂方式。而在亲体培育时,选择4次/d的投喂频率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