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plant growth, mineral uptake, lipid peroxidation, antioxidative enzymes, and antioxidant of cucumber plants (Cucumis sativus L. cv. Xintaimici) under copper stress, either ungrafted or grafted onto the rootstock (Cucurbitaficifolia). Excess Cu inhibited growth, photosynthesis, and pigment synthesis of grafted and ungrafted cucumber seedling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ccumulation of Cu in roots besides reducing mineral uptake. Cu concentration in roots of grafted cucumber pla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ungrafted plants and obviously lower in leaves. The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ucumber leaves under Cu stress and resulted in lipid peroxidation, and the levels of ROS and lipid peroxidation were greatly decreased by grafting. Activities of protective enzyme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catalase, CAT;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DHAR;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and the contents of ascorbate and glutathione in leaves of grafted pla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ungrafted plants under Cu stress. Better performance of grafted cucumber plant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ability of Cu accumulation in their roots, better nutrient status, and the effective scavenging system of ROS.  相似文献   
2.
棉籽饼粕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籽饼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同时也含有对畜禽有毒害作用的游离棉酚。研究适宜的脱毒方法脱除或钝化棉籽饼粕中的游离棉酚,使之变成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对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和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棉酚的结构、中毒症状谈起,综述了目前棉籽饼粕主要脱毒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过去20年里关于母猪营养的研究进展较快,基于因子和机理上的研究及通过模型整合经验数据来模拟需要的成果较多,当今已经认识到了根据母猪的基因型和生产水平配制日粮的重要性。本文综述了后备母猪的实用营养、饲养管理目标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选取720只2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个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PC)饲喂有效磷为0.36%的正常基础日粮,负对照组(NC)饲喂有效磷为0.16%的低磷日粮,其余试验组是在NC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两种植酸酶A或B各125、250、500 U/kg。其中植酸酶A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植酸酶B是从里氏木霉中提取。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与PC组比较,NC和B500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各添加植酸酶组恢复到PC组水平,各添加植酸酶组料蛋比和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与PC组相比,NC组胫骨灰分、胫骨磷和血浆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2种植酸酶组(除B500组外)恢复到PC组水平,B500组血浆磷含量显著低于PC组(P0.05),各试验组胫骨钙含量和血浆钙含量与P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低磷玉米-杂粕型日粮中添加2种植酸酶都能够缓解低磷引起的负效应,但2种植酸酶的最佳添加量不同,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125 U/kg的植酸酶B或250 U/kg的植酸酶A都能满足蛋鸡对无机磷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苗期N肥与除草剂混施对老芒麦生长及杂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尿素浓度组合3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对川西高原人工老芒麦草地苗期混施,结果说明:不同N肥与除草剂混施组合对老芒麦分蘖形成与生长速度有促进作用;第5天不同N肥浓度处理间和总处理间,分蘖数与株高呈现出显著差异; 10~35 d总处理间、除草剂间、N肥间、互作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同浓度尿素下,不同除草剂对老芒麦生长影响不同,相同除草剂混合不同浓度尿素其影响有差异;除草剂对分蘖抑制顺序为盖阔>2,4-D丁酯>速效,对株高抑制顺序为2,4-D丁酯>速效>盖阔,对杂草防除效果速效>盖阔>2,4-D丁酯;"尿素7500 g/hm2 +速效75 g/hm2"、"尿素5000 g/hm2+速效75 g/hm2"、"尿素7500 g/hm2 +盖阔27 g/hm2"和"尿素5000 g/hm2+盖阔27 g/hm2"等混施组合,可促进老芒麦分蘖形成、提高生长速度,防除杂草效果明显,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谷物是猪日粮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谷物种植广泛,而且能量含量高、易于运输和处理,适口性好,因此,被作为猪代谢能重要的经济来源而被广泛使用。谷物不仅可利用能含量高,同时还可提供部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有关反刍动物的营养研究主要集中在满足最大化生产的营养需要。尽管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已有较多进展,但改善反刍动物营养素存留、增加生产效率、减轻环境负担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如:对于肉牛,蛋白在其瘤胃内迅速降解,使粪氮占每天摄  相似文献   
8.
以美人蕉(Canna indica)、天堂草(Cynodon dactylon)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对污泥中Cu、Zn、Pb、Cd、Cr 和Ni等重金属的吸收、分布与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美人蕉和天堂草地下部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地上部,于盆栽土中分别施用质量分数50%和25%的污泥后,美人蕉和天堂草对Zn、Ni、Cd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葡多酚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葡多酚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鸡240只,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及试验Ⅰ、Ⅱ、Ⅲ组4个处理组中,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含葡多酚),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葡多酚7.5、15、22.5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在0~3周龄,试验Ⅲ组采食量最高,生长速度较快;在3~6和0~6周龄,试验Ⅰ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最佳,而试验Ⅱ组略低于对照组。葡多酚对肉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无显著影响,7.5 mg/kg葡多酚有增加肉仔鸡外周血中CD3+、CD8+、αβ和γδ T细胞数量的潜力。因此,肉仔鸡日粮中添加适量葡多酚可促进生长,调节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研究自然生草对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而对增强果园土壤肥力、改善理化性状、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生草(TR)与清耕(CK)条件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自然生草明显提高果实膨大期土壤0~20cm、20~40cm的土层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值。自然生草比清耕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种类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 Index)。在门级水平上,宏基因组检测样本中共有37个门,变形菌门是比较明显的优势菌群,其次为酸杆菌门、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在属分类级别上,宏基因组检测样本中共有470类菌属,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类似牙球菌属Blastocatella是优势菌属。自然生草明显提高Ohtaekwangia、Chryseolinea的比例,降低Gaiella、化螺菌属(Nitrospira)比例;韦恩图显示细菌群落自然生草与清耕共有470类菌属,自然生草有63类独特的菌属,清耕有72类独特的菌属。【结论】自然生草提高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良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明显提升土壤的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