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8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37篇
  268篇
综合类   1553篇
农作物   191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668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对肉鸡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分别向肉仔鸡日粮中添加等量的抗生素和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制剂,通过测定肉仔鸡的各项生长指标和饲料利用率指标,探讨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在肉鸡生长和饲料利用率方面替代抗生素的优势.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上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乳酸菌与中药合生元可以替代抗生素饲喂给肉仔鸡.  相似文献   
2.
三元杂交牛12和18月龄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本地牛(夏西本)、皮埃蒙特×西门塔尔×本地牛(皮西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西门塔尔×西门塔尔×本地牛(西杂二代)各10头,从6月龄开始育肥,测定其增重、饲料消耗及其12和18月龄的屠宰成绩。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较高,分别为0.96kg、0.90kg,并与西杂二代差异显著(P<0.05);饲料消耗以皮西本较少,每kg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4.03kg和5.98kg。以皮西本和利西本2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成绩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1.50%、61.17%,净肉率分别为52.59%、49.21%。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3.
初步探讨了在‘越心’草莓(Fragaria×ananassa‘Yuexin’)茎尖离体培养再生植株中发现的稳定变异突变体着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与‘越心’在植株形态、始花期、始果期、始熟期、单果质量、平均株产、果形、风味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而突变体外果皮色泽较淡,L*值较高,a*值较低,H色度角值较大,颜色指数CIRG显著小,且果肉不着色(‘越心’果肉红色)。突变体果实总花青苷含量为‘越心’的13.2%,其中以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含量差异最大,突变体Pg3G含量仅为‘越心’的12.9%。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FaF3H、FaCHS、FaDFR、FaANS、FaCHI、Fa3GT的表达水平在突变体中显著降低,这可能是突变体成熟果实花青苷水平显著低于‘越心’的直接原因。FaMYB10和FaMYB1在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FaMYB10在几个主成分中的特征向量绝对值均显著较高,进一步证实了MYB10是草莓成熟过程中花青苷合成的类黄酮或苯丙烷类化合物途径主要调节因子之一。提取叶片基因组DNA进行基于KASP标记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74对KASP引物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豆粕替代0、25%、50%和75%的鱼粉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65±0.25) g的幼鱼(分别命名为G1、G2、G3和G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纤维玻璃钢桶中进行,实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幼鱼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G4组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G1和G2组,而G3组幼鱼生长性能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厚壁菌门在G1和G2组乌鳢肠道中的比例显著高于G3组,且在G4组中的比例最低;变形菌门在G1和G2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G3和G4组;G4组中乳球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余3组。另外,G4组幼鱼肠道微生物谷丙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1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研究表明,豆粕替代鱼粉除了对乌鳢幼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外,也显著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微生态角度进一步理解豆粕在乌鳢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Taqman探针实时定量PCR检测猪伪狂犬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猪伪狂犬病毒(PRV)基因组中g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实时定量PCR来定量检测PRV.利用PCR技术扩增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80 bp片段,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阳性重组质粒命名为pgE80.pgE80质粒进行10倍系列稀释,作为荧光PCR检测的标准模板,定量拷贝数,并绘制标准曲线.以提取的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PRRSV)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DNA作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检测.该实时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斜率为-0.37,R2=0.992,可以检测到20个拷贝数.PRV能被扩增出S型荧光曲线,而其它病毒均未能扩出.用PRV强毒肌肉注射仔猪,定量PCR比普通PCR更能灵敏而特异地检出呼吸道排毒和血液带毒.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快捷、准确、方便地检测.  相似文献   
6.
共固定化双酶水解芝麻粕蛋白制备复合氨基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共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选择合适的固定化工艺,研究水解芝麻粕蛋白的优化条件和共固定化双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双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3 g.dL^-1,戊二醛25 g.L^-1,氯化钙0.2 g.dL^-1,酶活力回收率为51.28%;水解芝麻蛋白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25,pH 6.0,温度60℃,时间7 h,加酶量5 g.dL^-1,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0.65 m g.g^-1,共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土壤水热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覆盖方式对西北旱作区农田土壤水热和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连续2年设置沟垄地膜全覆盖(DD)、沟垄地膜半覆盖(DB)和沟垄二元覆盖(DJ)3种覆盖方式大田试验,以平作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水温变异特征及对马铃薯生长及块茎形成的影响。【结果】覆盖处理全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DJ处理在播后70—90 d土壤保水效果最佳。覆盖能降低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以DJ处理的土壤水分垂直稳定性最强。与CK相比,DD处理在播后30—50 d的0—15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显著,而DJ处理在全生育期0—25 cm土层土壤温度表现"降温和增温双重效应"。各覆盖处理能降低0—25 cm土层土壤温度变异系数,以DJ处理最小,其土壤温度垂直稳定性最强。覆盖能提高马铃薯出苗率和影响出苗天数,其中DD处理平均出苗天数较CK提前4.5 d,而DJ处理推迟3.5 d。马铃薯生育期生物量累积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以DJ处理生物量理论值和生长速率最大,快速生长持续期最长。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除马铃薯生物量、单...  相似文献   
8.
对去甲基化氮胞苷(5-AZA)的最佳浓度以及影响棉花角斑病菌[Xanth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Xcm)]V8电转化效率的诸多因素进行逐一研究,以期获得高效的电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选取100μmol/L的5-AZA驯化处于对数中期的V8制备感受态细胞;保证电压2.1 kV、50μg/mL质粒7μL、4℃预冷复苏培养基SOC、振荡复苏培养4~5 h时,V8的电转化效率高达5×102/μg DNA。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植物可以将其所表达的基因产物以残体或根分泌物的形式释放到土壤中,并因此而有选择地影响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这种变化往往是不确定且短暂的。研究表明,与试验地土壤性质、气象因子和施肥、灌水、施药等农作措施相比,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存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M影像和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基于统计学和RS/GIS技术方法,分析了流域植被与水沙之间的响应关系及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2003-2005年与80年代相比,降雨增加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增加8.1%、47.5%;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23.4%、55.6%;人工林草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228亿m3、543.478万t,自然恢复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121亿m3、152.970万t;人工林草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人类活动贡献的46.94%、30.64%,而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24.97%、8.62%.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自然恢复植被减水减沙比重增大,“封育”措施在流域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