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2篇
  19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灵芝是一类木腐真菌,广泛存在于热带雨林中。根据形态特征、rDNA-ITS和mt SSU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课题组将从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分离出来的菌株命名为G.lucidum,该菌株可人工培养。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这些菌株类群与亚洲灵芝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此外,该研究采用传统椴木栽培技术,实现了分离菌株的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灵芝子实体粗厚,木栓质,边缘淡黄,在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变褐。  相似文献   
2.
逆境及生长调节剂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会受到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些对植物生长发育不利的环境称为逆境,也叫胁迫,分为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在农业生产上,胁迫环境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植物抗逆性中应用较广。本文综述了干旱、高盐、高低温、重金属及弱光等非生物胁迫发生的机制及植物的生理响应,同时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诱导植物抗逆性方面的应用,并对植物抗逆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重金属积累特征及生态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可以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影响,进而为土壤利用、污染风险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选取南京市郊区一处典型的设施蔬菜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灌溉用水、肥料、蔬菜等介质中重金属砷(As)、镉(Cd)、铜(Cu)、汞(Hg)、铅(Pb)、锌(Zn)含量,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变异及积累特征,分析了积累产生的原因,讨论了系统中作物的重金属积累效应.结果表明:(1)与露天蔬菜地相比,设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Cu、Hg、Pb、Zn均产生明显的累积,且土壤中Cu、Hg、Pb平均含量超过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2)农用投入品的大量输入对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产生了明显影响,而土壤Cu、Hg、Pb、Zn也呈现与之一致的空间变异特征,且这些元素与土壤性质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壤性质的变化和重金属的积累对叶菜类作物重金属吸收影响较大,且前者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砷污染水平(10、20、40和80 mg/kg)下,添加不同量(10、20和40 g/kg)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土壤砷形态及植物吸收砷规律的影响。该文以棉花秸秆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与Fe Cl3?6H2O按质量比为20∶1)为试材,小白菜为供试植物。结果表明:生物炭(10~40 g/kg)和改性生物炭(10 g/kg)能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在添加量分别为20和10 g/kg时生物量最大,其最大值分别为8.26和6.68 g/盆,改性生物炭在添加量为10 g/kg时高于对照组和等量未改性生物炭处理组。在砷质量分数为10和20 mg/kg的基础上,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2%~3.36%和0.96%~3.70%;改性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砷质量分数为10 mg/kg时水溶态砷无明显影响,土壤砷质量分数为20 mg/kg时,添加改性生物炭(10~40 g/kg)后水溶态砷减少了0.12%~0.58%。在高浓度(40和80 mg/kg)砷土壤中,水溶态砷含量随着土壤中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1%~1.56%和2.11%~8.94%,但砷主要以铝形砷形式存在,残渣态砷次之。各处理组小白菜可食部分和根部砷质量分数在添加10~40 g/kg生物炭后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等量的改性生物炭添加后,可食部分由18.28 mg/kg显著降低至2.66 mg/kg(P0.05),根部从133.99 mg/kg显著降低至20.21 mg/kg(P0.05)。改性生物炭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态砷的含量及对小白菜吸收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改性生物炭在含砷土壤的修复应用中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水肥一体化灌溉发展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系统采用椰糠基质栽培,主要由配肥系统、灌溉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3大部分组成。系统通过控制肥水的EC、p H值和进入灌溉管道的肥水量来实现自动施肥灌溉,并具有营养液循环回收的功能。它能够执行较精确的施肥过程,预防肥液浪费,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经实际运用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EC值控制精度为±0.2 m S/cm、p H值控制精度为±0.2。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系统用水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66.7%,黄瓜产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1.16倍,用工量是传统土壤栽培的63.2%。运用该系统能够达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节省用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苏云金氏芽孢杆菌毒蛋白B.t基因cryIA转入甘蔗胚性愈伤组织中,建立农杆菌转化甘蔗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13棵再生植株。经GUS及PCR检测,cryIA确实已转移到甘蔗幼苗中,GUS在再生植株中也得到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从长梗喉毛花[Comastoma pedunlulatum (Royle ex D. Don) Holub]中分离得到的3种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及其对烟草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研发有效防治TMV的植物源农药提供先导化合物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心叶烟为试验材料,设化合物处理(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空白对照(CK)和药剂对照(8%宁南霉素)处理,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化合物对TMV侵染的预防保护和钝化作用;以普通烟草栽培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对照[空白对照(CK)和接种对照(CK+TMV)]、宁南霉素[药剂对照(PC)]、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处理,利用防御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各处理烟草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先施用被试物后接种TMV,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在100μg/mL时均减少TMV在心叶烟上的枯斑数目,对TMV的抑制率分别为50.05%、57.55%和61.73%,对TMV侵染均具...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劳力成本逐年上升,果蔬产品采摘后及时放置保鲜室存储成为现代化温室农场关注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劳力成本与保鲜及时性问题,将自动导航小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简称AGV)应用到农场果蔬搬运,以保证果蔬产品采摘后能尽快得到保鲜。以果蔬产品采摘后至冷库前的时间段长度平均值和完成搬运任务总时间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多载AGV调度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将基本杂草算法和改进算法应用到模型的求解。在仿真环境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为实现温室设施装备自动化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灵芝菌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采用醇沉水提法提取灵芝菌丝多糖,并用蒽酮一硫酸法测定不同菌株灵芝分别在不同制种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灵芝菌株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一级种比二级种高,二级种比三级种高;一级种和二级种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野生灵芝比人工栽培灵芝高;三级种菌丝多糖含量,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菌丝多糖含...  相似文献   
10.
46个麻疯树半同胞家系试验表明,在相同种植管理条件下,不同家系间、家系内的平均树高、冠幅、分枝数、结实量有极显著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可知,家系159,114,119及131号各性状指标均较好,可入选为早期表现优良的家系。以树高和冠幅大于2.0 m、结果数量大于120颗、种子千粒质量大于500 g为标准进行优良单株初选,共选出13株优良单株,可做为进一步无性系测定或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