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 5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作再生稻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各组合均能达到高产、早熟、低耗、优质的目的。再生季产量最高的接近 4 .8t hm2 ,再生季日产量最高的达 10 8.4kg·hm-2 ·d-1,有 4个组合两季总产超过 10t hm2 。供试组合中 ,强势节位除株两优 971为倒 3节外 ,均为倒 2节 ,强势节的再生出穗率最高 ,成穗质量最好 ,占产量的比重最大。在再生稻丰产栽培中 ,应力争强势节位成穗和争取多穗 ,以获得高产。此外 ,如果选用优质组合 ,两季均可产出优质米 ,从而可以解决早籼米质不良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定武 《杂交水稻》1999,14(3):26-27
针对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68产量较高、米质优良、高肥条件下易倒伏等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防止倒伏、确保产量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灌溉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出现差异,造成对稻株水分供应的不同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亏水较重、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杂交水稻产量明显减少,稻米品质下降。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谷粒数少。米质主要是加工品质、蛋白质含量降低及胶糊化变劣。长期湿润灌溉由于使土壤沉降收缩,造成含水量长期偏低,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不利。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几年来对两系杂交稻生长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生物学产量以中期生长率最高;全生育期间,干物质呈S形曲线增加,生物学日产量呈抛物线变化,生育前期和后期增加的绝对量少,中期增长量大。从而论证了充分发挥中期优势对增产的意义。并指出栽培中片面追求“促、控”效应违背了两系杂交稻本身的生长规律,应充分发挥水稻自身的调节功能,维护正常的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5.
邓定武 《作物研究》1995,9(1):28-29
湖南省自1983年至1994年间,早籼单位面积产量年递率仅0.08%,稳产性也不强,45年中减产年份占35.56%,增产年平均减产率8.32%,增产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栽培上品种应用不当,熟期过短,适应性差,其次是粗放农作制的扩大,对应之策首先是要在正确划分早晚稻生产时间的基础上选用感光性感温性弱,基本营养生长期中等的品种,并实行集约性强的农作栽培制度。  相似文献   
6.
从净光合生产串、干物质生产、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增减变化规律.来探索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139与常规稻湘早籼13号的异同.为制定栽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香两优139的生长优势主要表现在中期;净光合生产串及干物质生产能力大于常规稻;也同样存在“生长中心”自下而上的转移过程.以及后期生活力的下降阶段。认为“生长中心”的正常转移是实现两系杂交早稻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