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精准解析中国冬小麦品质的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国冬小麦籽粒品质在2006-2019年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影响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冬小麦品质与关键气象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冬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空间上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各指标在时间上没有一致的变化特征。籽粒蛋白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间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湿面筋含量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空间上具有一定正相关特征;沉淀值与开花至成熟期的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因此,根据影响冬小麦品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合理布局冬小麦种植区划,制定冬小麦优质发展的气候适宜区,有利于冬小麦品质提升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2023/2024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8℃,较常年同期(1991-2020年,下同)偏高0.3℃,气温阶段性起伏较大;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0.8mm,较常年同期偏多19.8%,整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中东部多地降雪日数偏多、累计降雪量偏大、积雪偏深;全国平均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西南地区东部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光热充足,多次大范围雨雪天气有利于土壤增墒,土壤墒情为近10a最好,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南方大部地区光热条件良好,利于油菜、冬小麦、冬种作物以及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冬季中东部地区经历3次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影响设施农业生产,南方部分省区油菜、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受冻。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多降雪,不利于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获取高精度的土壤相对湿度对开展土壤墒情和旱涝精细化监测评估和预报预警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20–2023年4–11月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逐日土壤相对湿度、全国土壤水分自动站逐小时土壤相对湿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属性、地理信息等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和CLDAS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动态融合订正模型,基于融合的土壤相对湿度构建土壤旱涝强度-面积-时间多维度评估指数,开展多维度旱涝监测评估。结果表明:1)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融合后,0~10、0~20、0~50 cm土壤相对湿度与观测的土壤相对湿度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9、0.81、0.80,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3.81%、11.40%、9.50%,优于支持向量机模型。2)全国土壤缺墒日数百分率呈东南至西北增加趋势,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大部普遍在70%、甚至80%以上,内蒙古东南部、华北中北部、西南地区中西部为50%~70%,中东部大部在40%以下;土壤过湿日数百分率呈东南至西北减小趋势,华南东部和南部、西南地区南部、东北地区东北部多数在50%以上。3)基于融合土壤相对湿度数据构建的土壤缺墒、土壤过湿、墒情指数以及旱涝面积、持续时间指数,明显提升了2022年长江流域高温干旱、2023年台风“杜苏芮”和“卡努”等典型灾害性天气过程动态评估的定量化、精细化水平。土壤湿度融合数据及其旱涝评估指数可有效助力旱涝灾害多维度精细化定量评估,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油菜稀植栽培的产量形成及投入/产出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区油菜稀植栽培的推广价值,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设计实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2和阳光2009为材料,比较了油菜稀植移栽(D1,1.2万株/hm2)和常规移栽(D2,12万株/hm2)、密植直播(D2,37.5万株/hm2)三种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D1处理显著提高有效分枝数的数量,提高了株高,增加了茎粗,这些因素构成了产量提高的生物学基础。产量构成因素以单株角果数差异最为显著,D1单株角果数在3 000个以上,而D2为250~285个,D3为130~150个,同时,D1产量分别比D2、D3提高31.27%、26.63%,平均产量在3 000 kg/hm2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D1所需人工投入较少,分别比D2、D3降低39.5工/hm2、42.5工/hm2,从而使经济效益分别增加7 543.55元/hm2、5 535.73元/hm2,可显著提高投入产出比。因此,在湖北省的山区条件下,稀植移栽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国2433个气象台站2023年实时和历史同期(1991-2020年)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和试验站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利用农业气象评价指标、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农业气象灾害指数等方法,综合评估2023年主要秋收作物生长季内农业气象条件、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大部农区光温适宜、降水充沛,农业干旱、低温冷害、南方高温热害、寒露风等灾害影响偏轻,总体上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但京津冀和东北等地强降水导致部分农田发生较重渍涝灾害,华北、黄淮和新疆等地夏季高温极端性强,北方地区春季阶段性低温,湖北湖南部分晚稻遭受寒露风灾害,西南地区南部春旱持续时间长,北方部分农区夏季阶段性干旱,部分农作物生长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中油杂12号油菜品种为材料,通过在株间套种芥菜,比较山区油菜稀植净作(T1)和稀植套种(T2)2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于群体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油菜单株干物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稀植套种对于油菜株高、茎粗影响较小,且对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影响也较小,但可以提高群体叶面积指数、降低群体透光率;该种植方式下的油菜收获产量虽低于净作,但综合芥菜的产出,该模式可增收4 762.2元/hm~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的指导下,从2011年起在方城县广阳镇、清河乡进行了烟叶、绿豆间作生产技术探索,面积共计18410m^2,平均667m^2产绿豆58.5kg,实现了在不影响烟叶生产的情况下,多收一茬绿豆,每667m^2增加产值500元以上。该文介绍了烟叶、绿豆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