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为解决铁皮石斛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整齐度差、成苗量偏少的生产问题,本单位自2009年起开展铁皮石斛药剂浸泡结合暗处理的复合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总结出适合广东地区生产应用的复合扦插繁殖技术;铁皮石斛茎段萌芽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60%以上,基本解决了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问题;短期内批量生产出生长整齐、适合生产栽种的优质种苗。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快繁技术,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铁皮石斛新品种‘雁吹雪3号’。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整齐、直立丛生,成龄苗平均株高25.5 cm,最高可达30 cm,平均茎粗0.6 cm。石斛多糖含量为57.5%,甘露糖含量32.6%,二者均高于对照。广东省多点多批测产结果显示,二年生植株年均每公顷产鲜茎6 165 kg。抗病性较强,耐热、耐寒性比对照增强,经广东省多点多批比较种植试验,综合性状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规育种和生物克隆快繁技术,经过7年研究培育出具有花大色艳、抗性强、适应性好等优良性状的蝴蝶兰黄花系新品种农科金心。该品种植株株型整齐,花朵排列整齐对称,花型丰满圆润,平均花径9.5cm,侧瓣纯黄无杂色;唇瓣深红,平均单梗花朵数9.2朵,80%以上植株在8~12朵范围;抗病性较强,耐热尧耐寒性比对照增强。经广东省多点多批比较种植试验,综合性状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铁皮石斛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整齐度差、成苗量偏少的生产问题.本单位自2009年起开展铁皮石斛药剂浸泡结合暗处理的复合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总结出适合广东地区生产应用的复合扦插繁殖技术;铁皮石斛茎段萌芽率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60%以上,基本解决了常规扦插繁殖存在的问题:短期内批量生产出生长整齐、适合生产栽种的优质种苗。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苗期管理、贴树栽培、植后管理、鲜条收获、产品品质等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南方地区铁皮石斛仿野生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从苗期管理、贴树栽培、植后管理、鲜条收获、产品品质等关键技术环节,总结南方地区铁皮石斛仿野生贴树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瞬时表达体系.[方法]以不同时期玉米叶片和拟南芥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通过对不同酶浓度,解离时间和渗透压的研究,优化最佳分离原生质体体系;原生质体再经PEG介导的转化,通过GFP基因表达百分比鉴定原生质体活性和转化效率.[结果]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1.5%,离析酶0.5%;拟南芥酶解4h,甘露醇浓度0.4 mol/L;玉米酶解6h,甘露醇浓度0.45 ~0.50 mol/L.最佳生长时期为:拟南芥6~8片叶;玉米二片叶.用去内毒素质粒经PEG(玉米30% PEG,拟南芥40% PEG)诱导转化置于黑暗下培养,原生质体活性和转化效率较高,原生质体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GFP荧光.[结论]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制备受酶浓度,解离时间和渗透压的影响,在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质粒DNA纯度,PEG浓度等是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与拟南芥原生质体相比玉米原生质体要稳定性差一些.  相似文献   
9.
利用RACE-PCR技术,以深圳红树自然保护区的木榄为材料,克隆出一个ERF类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gERF(GenBank序列号:GU59372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870 bp,完整开放阅读框1 425 bp,具有一个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且编码的由4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具有典型的1个α螺旋,3个β转角的三维结构,在AP2/EREBP结构域的第14位为丙氨酸(A),第19位为天冬氨酸(D),属于AP2/EREBPF蛋白家族中的ERF类转录因子;NCBI-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与胡萝卜、拟南芥、水稻、辣椒、番茄、大豆、马铃薯、陆地棉等植物ERF类转录因子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并构建了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BI121-35s-BgERF,获得的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明显的耐盐性,为该基因功能的深入分析和耐盐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外源抗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已得到的HA-LTB融合基因,通过添加双增强子CaMV35S启动子、增强子Ω序列、内质网滞留信号KDEL序列及加长poly(A)序列等表达调控元件,构建HA-LTB高效融合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百脉根,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21株,经PCR和RT-PCR检测表明HA-LTB融合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中。利用ELISA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LTB免疫佐剂与HA抗原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LTB最高表达量达到0.086 μg/mg(蛋白粗提液),HA最高表达量达到0.25 μg/mg(蛋白粗提液)。通过植物表达载体的设计和构建,使禽流感血凝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禽流感可饲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