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文章利用协整理论.根据福建省197842007年度数据.对福建省财政收入与三大产业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2)福建省财政收人对第一产业GDP的弹性大于1,而对第二产业GDP和第三产业GDP的弹性小于1;(3)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一产业GDP和第二产业GDP不是财政收入的Granger因.财政收入也不是第一产业GDP和第二产业GDP的Granger因。在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第三产业GDP是财政收入的Granger困,但财政收入不是第三产业GDP的Granger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FAO数据,从木薯的收获面积、产量、单产,以及木薯干和木薯淀粉的贸易等方面,论述了近10年世界木薯的生产和贸易等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协整理论,根据福建省1978~2007年度数据,对福建省财政收入与三大产业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财政收入与三次产业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2)福建省财政收入对第一产业GDP的弹性大于1,而对第二产业GDP和第三产业GDP的弹性小于1;(3)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一产业GDP和第二产业GDP不是财政收入的Granger因,财政收入也不是第一产业GDP和第二产业GDP的Granger因。在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第三产业GDP是财政收入的Granger因,但财政收入不是第三产业GDP的Granger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证测度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分析和解释其演进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充分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咨询专家,并结合广西农产品流通特点及现状,构建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同时采用1999~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实证测度。【结果】1999~2012年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指数从-0.52增至0.80,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阶段性特征显著:1999~2002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小幅上升,但仍处于相对低效状态;2003~2007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幅上升,逐步进入效率有序状态;2008~2012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先降后升,处于相对高效状态;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小范围波动的趋势。【建议】应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机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流通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以提高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