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6篇
  33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毛白杨植苗规格与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毛白杨 1、2、3a生不同规格苗木的造林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林分的胸径、树高在幼林时有较大差异 ,但其差异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减小 ,到 5a生时差异已不显著。综合考虑林木生长和经济效益 ,毛白杨造林宜使用 2a生Ⅰ、Ⅱ级苗 (地径大于 3 0cm ,苗高大于 3 5m)或 1a生Ⅰ级苗 (地径大于 2 0cm ,苗高大于 3 0m) ,不必选用 3a生以上的苗木造林 ,以免增加苗木成本。  相似文献   
2.
毛白杨丰产栽培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山东省栽培的几个主要毛白杨品系,营建速生丰产试验林,通过对其生长量、形质性状、部分生理指标及木材材性的测定分析,认为河北易县毛白杨、南×毛新和鲁毛50的生长量和出材量较大,生物量较高,木材强度和木材系数也较高,适于我省营建速生丰产林.  相似文献   
3.
4.
机构改革与农村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乡镇水利站的现状,介绍了机构改革给水利站带来的变化及机构改革中水利站面临的挑战。就全国县乡机构改革的形势下,如何确定基层水利服务组织的形式以加强其服务职能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0引言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安徽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秸秆质地粗硬,牛、羊等牲畜的适口性差,牲畜消耗有限,其它可供利用的渠道又少。因此,农民常常把多余的秸秆丢弃在沟边、地头,有的直接在田间焚烧,这不仅严重浪费自然资源,也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2003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安徽"。十余年过去了,我省生态环境仍承受非常沉重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合保定地区生境的优良叶用型杜仲单株,对来自河南、河北2个不同产地的30株2a生杜仲实生苗苗期的单叶面积、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总黄酮含量及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叶绿素含量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采用了分光光度法。结果表明:不同杜仲单株间的单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总黄酮含量等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对叶面积、干鲜重比、总黄酮含量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从30株杜仲实生苗里初步筛选出5株优良单株,分别是N_(11)、N_9、B_2、B_(12)、B_(14);各单株叶中N_(11)总黄酮含量最多,为9.59%,其次为N_9,达到了9.08%,其中B_2、B_(12)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10mg/g、2.07mg/g,并且单株B_(14)干鲜重比高达0.78,加工成本最低;根据各单株苗期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季节变化可以看出,其总黄酮含量在7—8月份最高,因此可以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杜仲叶采收。  相似文献   
7.
李琪  杨子墨  孙阎 《种子》2022,(5):98-103+108+149
花木蓝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植物,为了解花木蓝种子性状特征和萌发特性,研究种子形态特点及其不同的贮藏条件、温度、光照、盐度、干旱程度、酸碱度等因子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点的果实和种子性状存在一定差异,采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种子性状较优良,其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分别为4.87 mm、3.63 mm、36.03 g。冷冻贮藏8年的种子各项发芽指标与当年采收种子差异不显著,常温贮藏5年的种子活力显著降低。光照对花木蓝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其种子的萌发温幅较宽,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为84%。低浓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处理下花木蓝种子均可萌发,且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花木蓝种子和幼苗酸碱耐受范围较广,与种子相比其幼苗耐碱性胁迫的能力更强。研究表明,花木蓝种子属于光不敏感种子,冷冻贮藏可明显延长种子寿命,种子和幼苗具有较宽的环境适生范围,并且具备一定的耐盐、耐酸碱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安徽省寿县冬小麦/水稻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的监测,并在数据校正、剔除和插补的基础上,研究生长季农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8年寿县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变化进程为单峰型,冬小麦和水稻最大的CO2吸收速率分别为2.45和2.48mg·m^-2·s^-1。从物候期的角度来看,冬小麦在抽穗期碳通量值最小,乳熟期最大;水稻拔节时期碳通量值最小,即固碳能力最强。冬小麦,水稻生态系统不同月份碳通量月均日变化也呈U型曲线,作物生命活动越旺盛,NEE峰值越高,夜间CO2排放则在8月份达到最高值。2008年冬小麦和水稻月平均最大日CO2吸收峰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分别为1.30和1.07mg·m^-2.s^-1。冬小麦生态系统NEE的日最大累积吸收量出现在4月16日.可达11.76gC·m^-2·d^-1,水稻生态系统的出现在8月3日,为10.40gC·m^-2·d^-1。冬小麦从拔节到成熟时间段内的固碳能力为326.87gC·m^-1,水稻从返青到成熟时间段内的固碳能力也达到了300.05gC·m^-2。  相似文献   
9.
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驱动机制研究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方面。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了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co)的变化,探讨了2010年生长季内温度对该系统NEE、GEP和Reco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生长季内,克氏针茅草原日尺度上NEE和GEP只出现了1个明显的吸收峰,Reco则呈现倒"U"型变化规律。克氏针茅草原空气温度与NEE、GEP和Reco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气温日较差对该系统碳通量的影响程度较小;土壤温度与NEE、GEP和Reco之间也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温度的增加会同时提高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初级生产力及呼吸作用。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都是影响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0.
九孔鲍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属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鲍科,鲍属。九孔鲍已是我国南方海域、台湾省以及东南沿海鲍科中最重要的养殖种类。近几年随着南方地区的养殖规模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九孔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推进了人工育苗规模的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受到海水水质及病害的影响,九孔鲍在南方育苗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而在北方育苗成活率却逐步提高,所以逐渐形成了一股南鲍北育的热潮。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在北方进行了九孔鲍的生产开发和科技研究。现将九孔鲍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