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建设现代化茶园的主要途径。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 ,境内自然条件优越 ,物产丰富 ,山青水秀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历史的长河中 ,建瓯茶业有过辉煌的历史 ,名冠天下的“北苑御茶”和“龙凤团茶”、“研膏茶”均产于此地 ,前人独特精湛的制茶工艺已载入中国茶业史册 ,并被历代茶人所颂扬、应用和创新。如今在这片绿树成海、茶叶飘香的土地上 ,已建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茶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类又掀开新世纪的一页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 ,建瓯茶业将以什么样的面孔展示在世人面前 ,如何应对新世纪更加充满激烈竞争的茶业商战 ,这是摆在茶业界同仁面前 ,且必须回答的严峻问题。 2 1世纪建瓯茶业 ,在抓好巩固提高和强化管理业已形成的区位茶业优势的基础上 ,还将突出重点 ,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在高优、特色、精品和名牌上下功夫 ,做好做活茶文章。鉴此 ,笔者根据建瓯的客观实际 ,茶业应从基础抓起 ,扎实推进。本文就此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一叙述 ,愿与天下同仁共商茶业发展大计。2 高优茶园基本要素2 1 土壤 :土壤质量优劣是茶...  相似文献   
2.
两种有机液肥在茶树上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更安全有效的肥料用于茶树根外追肥,今年夏茶期间,建瓯茶区选用"艾菲特"、"优伽"2种有机肥开展肥效对比试验。据试验观察,茶树通过喷施2种有机肥后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但又以"艾菲特"含腐植酸水溶性肥为最佳,各项指数均优于其它2个处理区。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推广机械化采茶和茶园机械化中耕管理的进程,推动福建茶产业的提速发展。9月21~23日,由福建省农业厅组织主办的全省茶叶机采和中耕管理机现场观摩会议在建瓯市召开,省农业厅领导和建瓯、福安、安溪、永春、平和、蕉城等20个县(市、区)及相关茶机生产企业的代表共12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期间,建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道华到会祝贺并致辞;浙江省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会上作了产品介绍;建瓯、福安、平和3个县(市)作了推广机械化采茶情况的典型发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金心怡教授作“机械化采茶技术”的专题学术报告,金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潜心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机械化采茶的技术理论和推广普及机采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瓯现代茶业发展历史的巨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瓯市改革开放30年来,茶产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从而推动建瓯茶产业的跃升发展.其主要成就: 1、茶园面积高速发展.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6761 hm2,比1978年的3866 hm2增长74.9%;其中无公害茶园近2667hm2,绿色生态有机茶园433 hm2(1978年指数为零).  相似文献   
5.
6.
追溯建茶千年历史,曾经有过辉煌的记载,使人无不感慨万千;憧憬今日建瓯茶业,时有跌宕起伏,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新中国诞生后,茶乡人民励精图治,大力发展茶业生产,现已具生产、加工、销售和贸易规模,步入了一个新历史发展时期;忧的是:虽然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国内外茶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建瓯茶业与先进茶区相比,在持续发展水平、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产品竞争实力和比较效益等方面的劣势难以与人抗衡,影响了产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今后建茶产业发展走向,要下大力气,切实解决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瓯市组建了关工委农村科技服务团,这是一支以农业战线上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为主体而组建的一支科技服务队伍。这支队伍来自农学、林学、茶叶、果树、食用菌、锥栗、畜牧、水产、植保和蔬菜等10多个专业,其服务范围是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余热和智慧才干,为建瓯经济复兴和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贡献。几年来,这支队伍广泛开展调研、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系列活动,为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这支科技服务队伍从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入手,结合这支队伍结构和建瓯实际,制订了学习和工作七条措施,其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更新和拓宽知识面。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用现代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倘若不学习、不钻研,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周理飞 《茶业通报》2002,24(1):20-21
1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高新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建设现代化茶园的主要途径。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青山秀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瓯茶业有过辉煌的历史,名冠天下的“北苑御茶”和“龙凤团茶”、“研膏茶”均产于此地,前人独特精湛的制茶工艺已载入中国茶业史册,并被历代茶人所颂扬、应用和创新。如今在这片绿树成海、茶叶飘香的土地上,已建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茶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又掀开新世纪的一页,在这辞旧…  相似文献   
9.
周理飞 《茶业通报》2005,27(4):162-162
建瓯市是乌龙茶主要产区,为使茶园能够持续丰产高效优质,不断改进茶园施肥技术,更显得重要。近年来,我市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茶园施肥技术问题上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多年的实践和反复对比试验,认为解决乌龙茶区施肥技术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发挥茶园施肥的最佳效应。其主要技术措施有:1是改进茶园施基肥时间我市几乎属于山地茶园,乌龙茶采摘由于受纬度温差的影响,各地采摘轮次不一,高山区和半山区一般年采摘2~3轮,平原茶区一般年采摘4~5轮,正常年景全年茶季于当年11月上旬结束。我市茶园施基肥…  相似文献   
10.
建瓯县是我省乌龙茶主要产区。现茶总面积已达9.2万亩,年产量4809吨,单产平均63公斤,毛茶总值近1900万元。去年,仅茶叶一项收入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4%,向国家上缴税利650万元,出口创汇700万美元,是我县传统的大宗经济商品。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发挥我县山区优势,积极开拓茶叶产品,把生产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建瓯茶叶生产在“八五”期间有更大发展,为此,笔者就建瓯现在的生产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