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ISSR指纹的甘薯食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ISSR分子指纹技术检测甘薯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是鉴定甘薯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选用6个ISSR标记对17份甘薯品种进行了DNA指纹扩增,共扩增出5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50条,多态性水平为90.91%;UBC825引物扩增出带型最多,有16种;根据Nei’s遗传距离计算获得的聚类树状图表明,在GS为0.625时,参试的17份甘薯品种分为4个组群;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顶芽菜用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877,叶柄食用品种和烤薯型品种之内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78和0.740。结果表明甘薯主要食用间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但同类型品种间却又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这类品种需要引进或创制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3.
2005年采用高胡萝卜素、低干双亲的特殊组合‘浙薯81’ב浙薯255’创制出甘薯优异高干红肉品种‘浙薯13’。为了探索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新方法,2016年对这一双亲的正反交组合F1胡萝素含量、干率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的胡萝卜素含量遗传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组合传递力分别为45.32%和49.73%。干率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而且呈明显的超亲遗传,正反交组合的超亲优势分别达到15.12%和12.75%,超高亲率约70%,呈现相当于高干×低干的遗传分离,中、高干类型比例高达60%左右,其中高干类型比例约28%。杂交后代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3 mg/100 g FW的株系占26.10%,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10 mg/100 g FW的株系占9.78%。干率是甘薯食味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浙薯81’与‘浙薯255’杂交可以高效地聚合胡萝卜素含量和干率,大幅度提高优质食用高胡萝卜素育种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薯干加工的甘薯品种(系),特进行了几个甘薯品种(系)的薯干加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薯926"的干率和得率较低,但手工加工薯干的颜色、光泽较好,尤其是甜度较高,软硬适中;"金徐薯67"的干率较高,得率中等,薯干颜色和硬度适宜,甜度也较高,但颜色较暗,商品性略差;"浙薯75"的干率和得率均较高,手工加工薯干的光泽中等,甜度也较高,硬度偏硬,颜色淡黄;"金徐薯23"手工加工的薯干口感最软。  相似文献   
5.
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用品质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块根可溶性糖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味的影响,为甘薯鲜食与加工的品种选择、专用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102份甘薯种质资源的生薯和蒸熟薯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对不同干物率类型的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相关性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可溶性糖组分与食味的关系及其对食味的贡献。【结果】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在生薯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5.79 mg·(g·FW)-1,占生薯可溶性糖的45.3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近,关系密切,果糖含量(y)和葡萄糖含量(x)的拟合方程为y=0.807x+1.275;麦芽糖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6.79 mg·(g·FW)-1,仅占生薯可溶性糖的11.92%。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决定,通常情况下,低干物率品种具有更高的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生化甜度更好。在蒸熟过程中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主要在于产生了大量麦芽糖,麦芽糖含量从生薯的0.96—24.67 mg·(g·FW)-1提高至14.80—136.16 mg·(g·FW)-1。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中、高干物率类型具有更高的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甘薯块根食味增量主要来源于蒸熟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糖;麦芽糖、果糖、蔗糖是甘薯块根食味的重要影响因子;麦芽糖对食味增量的贡献率近50%,对香味和质地的作用尤为突出;果糖对黏度的贡献最大,而蔗糖对质地的贡献优于果糖。【结论】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是反映甘薯生薯甜度的重要指标,熟薯可溶性糖、麦芽糖含量是反映甘薯食味的重要指标。麦芽糖、果糖、蔗糖是影响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及加工性能的重要可溶性糖组分。筛选出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特异种质11份。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春大豆品种在红壤和冲积土上生长的比较,发现6个春大豆品种在红壤土中的根和地上部的生长量均显著低于冲积土的生长量;乌皮青仁适宜于在红壤土种植,婺春1号适宜于冲积土种植,而浙春2号在两种土壤均较适应;塑料袋栽试验可以作为筛选大豆耐铝性品种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7.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优质、薯形美观、产量高、出粉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8.
特色食用型甘薯在宁海县的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3个特色食用型甘薯在宁海县进行试种.结果表明,渝紫263、浙薯132、浙薯78薯块红肉或紫肉,口感食味均优于当地对照品种徐薯18,鲜薯产量17.140~39.373 t/hm2,可作为特色食用型甘薯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9.
浙紫薯1号紫甘薯在早收栽培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1号不仅具有结薯早、前期薯块膨大快的特点,而且后期薯块膨大增重比例也相当高;浙紫薯1号在早收栽培下,延后收获,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单个薯块超过400g的比例较小,薯块大小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0.
浙江花生小京生产业现状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浙江省新昌地方名优花生小京生种质资源的特点,分析小京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全国花生育种现状和浙江省生态气候特点,针对浙江省进一步开展花生种质资源创新,提出在积极发展早熟型炒货专用型小花生的基础上,积极培育鲜食花生和高油、高油酸橄榄型花生的育种思路和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