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揭示影响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时滞的关键因素。【方法】对不同居群野生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时滞、生理生化特性、内源营养物质含量及其环境因子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居群P2种子萌发时滞最短,为6.0 d,P8萌发时滞最长,达到47.3 d。居群P5种子千粒重最大,为4.2 g,较千粒重最小居群P6高82.6%(P<0.05)。P8种子的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高,分别较最低的P1和P4提高了517%和14.2%(P<0.05);P1的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较P7降低了34.9%(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磷(P)含量最高,分别是P5和P4的3倍、4倍(P<0.05);P3的电导率(Ec)值最低,较P6降低了43.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大,较P2提高12.8%(P<0.05);P5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较含量最低的P6和P1提高了87%、110%(P<0.05);P4的N含量最高,较P7提高了59.6%(P<0.05);P9的K含量最高,较P4提高了27.2%(P<0.05)。...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东祁连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的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合青藏高原土壤元素背景值,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做出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均值都超过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其中Zn和Ni平均含量较高,为196.67 mg·kg-1和74.28 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3.20和3.00倍,形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现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系数法分析显示,各类型土地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2.84,属于中度污染程度,其中农田平均污染指数最大,为3.10,达到了重度污染水平;草地为2.71,湿地最小为2.49,均为中度污染水平。各类型土地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系数为94.31,其中农田类风险系数最高,为101.90,草地类为92.22,湿地为73.29;各类型土壤中Zn元素变异系数最低;Cd元素变异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磷矿粉超微细化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含P2O528.97%的同一胶磷矿制备的3种细度磷矿粉为供试材料.采用2%柠檬酸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细度和厩肥发酵对磷矿粉释磷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连续3次浸提的枸溶性磷,细化磷矿粉PR2(400目)和细化磷矿粉PR3(800目)均较普通磷矿粉PR1(100目)提高,达显著水平(p>0.05),细度高的磷矿粉释磷快;磷矿粉与牛粪1:2混合发酵3周后,PR1、PR2、PR3的枸溶性磷含量分别达到发酵前的1.42倍、1.65倍和1.56倍,发酵后PR3的枸溶性磷含量达到未发酵普通磷矿粉PR1的2倍,显示了两种技术结合的累加效应;增加厩肥比例对等质量的磷矿粉活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茎部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茎部形态特征及其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在2014-2015年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300(N_1)、360(N_2)、420(N_3)和480(N_4)kg·hm~(-2)四个不同氮肥水平对冬小麦茎部形态特征、力学特征及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滴灌冬小麦的株高逐渐增高,重心高度升高,平均节间长度增长,单株鲜重增加,而基部节间直径减小,茎秆基部的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降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冬小麦茎秆基部的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均呈降低的趋势。茎秆的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单茎鲜重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节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N_2处理小麦倒伏率较低,产量最高,为6 315.76kg·hm~(-2),分别较N_1、N_3、N_4处理产量高4.72%、6.69%和13.59%。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控制施氮量可以降低滴灌小麦倒伏率,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鉴定绵羊乳酸脱氢酶β(lactate dehydrogenase B,LDHβ)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其在不同剩余采食量绵羊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测定了137只‘湖羊’公羔的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按RFI进行排序,分别筛选出RFI最高(high-residual feed intake,H-RFI)和RFI最低(low-residual feed intake,L-RFI)的羊各15只,屠宰后,采集肝脏和肌肉组织,利用Q-PCR技术检测绵羊LDHβ基因分别在H-RFI和L-RFI羊肝脏和肌肉中表达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构建了该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和预测其结构与功能.【结果】绵羊LDHβ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1 005bp,编码334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为36 479.43U,理论等电点为6.40.绵羊LDHβ基因与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其次为牛,序列同源性高.功能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产物在内质网中参与辅酶因子生物合成的可能性最高.Q-PCR结果显示,绵羊LDHβ-mRNA基因在L-RFI羊肝脏和肌肉中表达量均显著低于H-RFI羊(P0.01).【结论】绵羊LDHβ基因作为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绵羊饲料效率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对饲料钙、磷的适宜需要量,选取总能、钙、粗蛋白质、非植酸磷、赖氨酸5个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各设6个水平,钙为0.50%~1.34%,非植酸磷为0.50%~1.00%,采用均匀设计法U*6(64)设计6种配合饲料,饲喂体质量为(170±5)g的黄河鲇幼鱼,分别记为A、B、C、D、E、F组,饲养时间为60 d。试验结束后,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和肝脏RNA/DNA值、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通过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分析研究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结果表明:C组(钙0.56%、非植酸磷0.60%)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肌肉RNA/DNA最高,分别为84.83%、1.02%和2.98,肠、肝、胃中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53%、66.76%、51.52%;随着饲料中钙、非植酸磷含量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和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含量对黄河鲇幼鱼生长、蛋白质合成能力、饲料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影响明显,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的适宜需要量为0.54%,对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为0.50%~0.53%。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的严重荒漠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位居干旱气候区的内蒙古高原中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 ,面临着严重荒漠化的威胁。目前已有 90 %以上的天然草场退化与沙化 ,变成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大大扩展了我国北部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带 ,成为北方生态安全最危险的地区。这是多年来盲目增畜 ,超载过牧 ,滥垦乱挖的掠夺式生产经营中又加上干旱气候因素的耦合作用所造成的必然恶果。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急需采取果断措施抢救荒漠草原地带的整体生态环境。应立即实行禁牧封育 ,人畜转移 ,调整结构 ,移民扩镇。使荒漠草原地带与农牧交错地带以及城市之间建立起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从甜菜夜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病原性,包括适宜宿主品种和接种时期、感染中量、寄生部位、平均产孢量、单头蚕最大产孢量、传染方式等内容,以期利用家蚕为替代宿主大量繁殖甜菜夜蛾微孢子虫,以及开展微孢子虫生物防治实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国内外马占相思木材解剖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加工性能、木材耐久性及功能性改良、树皮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了马占相思木材科学方面的研究方向,为马占相思木材和树皮性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河谷分布的苦杨(Populus laurifoli)和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苦杨和欧洲黑杨的天然居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苦杨明显高于欧洲黑杨。与苦杨居群相比,欧洲黑杨居群间基因流较高,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变异主要源于居群内。苦杨和欧洲黑杨居群内的杂合度较高,各个居群的各项遗传参数都要小于物种水平。苦杨和欧洲黑杨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现为杂合子过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