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谱判断田间鲜烟叶成熟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便携式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 3测量烤烟成熟期烟叶的反射光谱,针对采收成熟度M2、M3,分析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测量位点、及同一位点不同测量时间的反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差异在不同测量位点主要体现在350~780 nm可见光波段和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在不同测量时间主要体现在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因此,利用光谱仪判断鲜烟叶成熟度,受测量位点的影响较大,而受测量时间的影响较小,但若测量烟叶生理生化组分、厚度和水分等内在指标,时间及天气状况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通过审定的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为扦插材料,探讨不同的生根处理方法和扦插月份对扦插生根效果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处理的穗条,其生根率、成活率、根系数量及整齐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ABT1和IBA处理的穗条根系萌发最快,根系萌发时间均为22 d,比对照提前13 d;ABT1处理的穗条生根率(97.8%)和平均根系数(4.2)最高,整齐度最好,其次为IBA;ABT1、IBA和NAA处理的穗条成活率分别为97.8%、97.2%和93.1%,对照成活率为81.5%;杉木扦插苗培育的最佳扦插时间为3~5月。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到水稻‘甬优15’在本地播种最适宜播期,以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根据2016—2020年龙游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甬优15’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2018—2019年水稻品质数据,通过对比试验,得到‘甬优15’的产量与品质和播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播期对‘甬优15’的全生育天数和灌浆期天数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播期越晚全生育天数减少,灌浆期延长;(2)22℃是灌浆期水稻正常发育阈值,低于22℃的灌浆期平均气温会明显增加水稻灌浆乳熟时间;(3)‘甬优15’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在10%左右,较易糊化,蛋白质含量接近7%,口感与营养含量较为平衡;(4)当播期推迟至6月中旬之后,‘甬优15’产量有明显降低,品质也有所下降;(5)‘甬优15’播种期控制在5月下旬6月上旬,能明显改善龙游本地单季晚稻产量。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鲨烯合酶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刺五加鲨烯合酶基因(squalene synthase,SS)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刺五加中皂苷含量的影响情况,以GAPDH基因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SS基因在刺五加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及茉莉酸甲酯对其表达的影响情况;还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了SS基因的表达量与刺五加中皂苷总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刺五加的整个生长期中,S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萌芽期(4月26日)该基因的表达量最低,而盛花期(6月26日)该基因的表达量最高,为萌芽期的3.11倍;SS基因在刺五加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叶和叶柄中的表达量(P<0.05),其在茎中的表达量最低,仅为根中表达量的51.88%。茉莉酸甲酯可提高SS基因的表达量,但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刺五加中的皂苷总含量与SS基因的表达量间呈现出同升同降的变化趋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文中初步判定,鲨烯合酶是刺五加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5.
对融安县西山林场72个杉木半同胞家系子代1、2、3、4和25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及材积差异大部分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在各年龄间的秩次相关绝大部分为极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家系早晚期生长表现稳定,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有小部分家系生长性状在幼龄与成熟龄之间变化较大,早晚期生长表现不稳定。以25年生时成熟林的生长量为主要依据,筛选出柳241、柳244、柳220、山口10、广运171等27个综合增益显著的家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增益最高,分别达26.29%、62.68%和110.42%。  相似文献   
6.
鱿鱼风味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填补鱿鱼风味料的市场空白。[方法]根据味料同源原理,以酶解度、感官评定为指标,对鱿鱼酶解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并进行复合酶解正交试验。[结果]鱿鱼原料酶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50℃,p H 6.0,时间6 h,加酶量0.2%,其中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比例为2∶1。此条件下酶解液酶解度为30.40%,感官评定无苦味,鱿鱼风味浓。[结论]该试验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健康安全的海鲜调味品,为鱿鱼风味料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养殖大口黑鲈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东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3个群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用12条随机引物对3个群体共88尾大口黑鲈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了106个位点,平均每条随机引物扩增出8.8个位点;广州群体、顺德大良群体和顺德南水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32.08%、33.02%和40.57%;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51、0.1176和0.1627;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708、0.1742和0.2378.这表明目前广东地区养殖大口黑鲈种质资源还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降低,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种质退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松林内,14种松毛虫卵寄生蜂中有9种能寄生柞蚕卵。利用柞蚕卵作为马尾松毛虫卵寄生蜂的补充寄主是可行的。补充寄主的林地,卵蜂种群密度比对照提高0.68~1.43倍,而长年补充又比阶段补充增加1.37倍,比对照区增加2倍。林间补充寄主后提高了平腹小蜂和白角小蜂的种群密度。第一代松毛虫卵期总寄生率补充寄主区较对照区提高5.16~28.96%,第二代提高3.62~24.97%;第三代提高8~17.99%。根据卵蜂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消长规律,补充寄主的方法应有所不同,在地被物稀少的松林中补充寄主的次数应多一些,而在地被物丰富的松林中,补充寄主的次数可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以湖南马尾松毛虫发生地采集的马尾松毛虫为试验材料,选用CPV、Bt 2种微生物复配后对其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Bt对越冬代松毛虫前12d死亡率的影响显著,死亡率与Bt浓度呈正比,Bt浓度为6&#215;10^7个芽孢/mL时,死亡率可达70.36%;Bt使用浓度为5&#215;10^6芽孢/mL时,第一代松毛虫(群体饲养)处理6d平均死亡率可达70.41%,Bt使用浓度为1&#215;10^7芽孢/mL时,平均死亡率可达75.09%;CPV对越冬代松毛虫处理12d后残留种群带毒率影响显著,带毒率与CPV浓度呈正比,当CPV浓度为2&#215;10^5个多角体/mL时,其带毒率可达53.68%;复配药荆按其对第一代松毛虫(单虫饲养)的药效(前6d死亡率)可分为5类,其平均药效(死亡率)最高达100%,最低的仅为43.12%;CPV-Bt复配药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越冬代和第一代,若只需达到70%杀虫率和50%残留种群带毒率水平,越冬代宜选用2&#215;10^5个多角体/mL+6&#215;10^7个芽孢/mL,第一代宜选用5&#215;10^4个多角体/mL+1&#215;10^7个芽孢/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