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能力验证实验结果满意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分析。要想通过板栗中毒死蜱农残的能力验证,样品前处理采用NY/T 761的方法,必须注意:提取液的过滤要用定性滤纸或脱脂棉,提取液过滤后静置时间控制在30 min~40 min之间,吸取10 mL乙腈液体要准确,净化步骤的水浴温度要严格按照方法要求,氮吹切记不要吹的太干,吹到潮乎乎为宜,SPE小柱的活化平衡要充分,上样时液面不能流干,上样后尽可能流干再洗脱,最后定容5.00 mL要准确。检测结束后,对结果进行验证很重要,可采用盲样的空白基质基质配标和空白基质基质加标画标准曲线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较优的巨尾桉锯材气干方案,研究了不同堆积方式(井字形堆积、无隔条纵横交叉堆积、隔条堆积)和气干条件(阴干、露天)的影响,综合考虑锯材的干燥速率、干燥质量缺陷、空间利用率、堆积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井字形堆积法、露天条件的干燥速率相对较快,隔条堆积、阴干的干燥质量更优。建议企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锯材干燥方案。  相似文献   
3.
食用林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关系到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文从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工作的背景、重要性、要求、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广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指出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安全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广西主要普通油茶产区48个采样点的48批普通油茶果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MS分析16种多环芳烃(PAHs)、17种多氯联苯(PCBs)、23种有机氯(OCPs)和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及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中主要PAHs有10种;PCBs污染程度均较低;主要PAEs为DIBP、DBP和DCHP;林地土壤主要OCPs为γ-六六六(林丹)、七氯、异狄氏醛和硫丹硫酸盐,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主要OCPs均为p,p′-DDT、七氯、异狄氏酮和γ-六六六(林丹)。PAHs、PCBs在林地土壤中的总含量高于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但未影响普通油茶果的食用安全;可采用杜绝有机物燃烧、增加炭基肥的施用量降低PAHs、PCBs对土壤的影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OCPs污染。对PAEs的污染情况进行进一步监控。  相似文献   
6.
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及其液化物树脂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酚作液化剂、磷酸作催化剂对马占相思树皮进行液化研究,分析了液化温度、催化剂用量、液化时间及液固比对液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的最优方案,并研究树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1)随着液化温度升高、磷酸用量增加、液化时间延长和液固比的增加,马占相思树皮液化物的残渣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程度对液化温度的变化更敏感。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170℃,催化剂磷酸加入量为9%,液化时间2.5 h,液固比4.5:1,残渣率为20.1%;(3)液化产物树脂化合成表明,甲醛与液化产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液化产物树脂的粘度有显著影响。对树脂的胶合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其压制的3层胶合板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中对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0.7MPa)。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桉木干燥速率的影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对桉木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分析试材进干燥箱初含水率、微波辐射功率和干燥温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桉木干燥速率明显提升。干燥温度、试材进干燥箱初含水率和辐射功率均对干燥速率产生影响,表现为干燥温度>试材进干燥箱初含水率>辐射功率,干燥温度影响最大。在本研究条件下,较佳的干燥工艺为干燥温度50℃,进干燥箱初含水率30%,辐射功率700 W。  相似文献   
8.
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国家标准,对人工林桉树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方法]测定桉树树皮的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灰分、抽提物含量,并与其他4种植物进行比较。[结果]人工林桉树树皮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综纤维素79.35%,纤维素46.81%,木质素19.69%,1%NaOH抽提物19.83%,冷水抽提物5.30%,热水抽提物8.11%,苯醇抽提物2.63%,灰分2.82%。[结论]桉树树皮综纤维素、纤维素、灰分、抽提物含量较高,木质素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胶膜纸复贴科技木皮中含有甲醛,可采用干燥器法收集甲醛,用分光光度计法测试甲醛释放量。该研究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分析,确定样品的数量、测试的时间、温度,得到测试甲醛释放量的最优检测条件,对控制三聚氰胺胶膜纸复贴科技木皮的甲醛释放量有重要意义,推动人造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研究了红锥5种家系木材的生材性质。研究结果表明,D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最高,达到10.02%,B、D、P、R、X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平均值为8.81%。B家系的树皮质量百分率最高,达到13.70%, X家系的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家系。B、D、P、R、X家系的树皮质量百分率平均值为10.20%;家系间心材率差异不大,平均值为43.79%;家系间南北向生材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北向从髓心向外均逐渐减小,南向从髓心向外先减少后增大;南北向基本密度数值差异均不大,北向靠髓心、中间及边材等3个位置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5、0.583、0.576 g·cm-3,南向靠髓心、中间及边材位置3部分的基本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475、0.500、0.539 g·cm-3;除南向B系列和R系列外,家系间生材含水率南北向变化规律一致,从髓心向外均逐渐减小,中间部分和边材部分差异不大,B系列和R系列的南向从髓心向外先减小后增大,靠近髓心部分的生材含水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