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8型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1994年1月-2000年10月,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代次(原种,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的5-90日龄患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分离到68株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8型的鸭疫里墨氏杆菌在我国鸭群感染分布的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菌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拉啶,头孢克洛等)和利福平却普遍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从四川地区发病仔猪分离到3株病毒(SC1、SC2和SC3),电镜下可见病毒呈球形,有囊膜,病毒能在Marc-145细胞上生长并致细胞出现CPE,直径约55nm,核酸为RNA,不凝集猪、黄牛、犬、免、豚鼠、鸡、鸭、鹅的红细胞;pH值2,3,4,8,9,10处理30min和56℃处理60min病毒即失去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能力。经病毒中和实验、特异性单克隆免疫荧光抗体和特异性RT-PER鉴定表明分离毒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分离病毒素回归30日龄仔猪可出现高热和呼吸道症状。研究首次从病原学角度证实美洲型PRRSV在四川的存在,利用分离毒制备的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探究鸭甲肝病毒3型(DHAV-3)在感染7日龄雏鸭体内动态分布规律与致肝病变和诱导IFN及促炎因子表达之间的关联。以DHAV-3强毒感染7日龄雏鸭,于感染后1、3、6、9、12、24、48、72和96h采集雏鸭的血液、肝、脾、肾、脑、胰、肺、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和十二指肠共11种组织样品,以一步法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含量变化、染料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中抗病毒细胞因子(IFN-α、IFN-β和IFN-γ)及促炎因子(IL-1β、IL-2和IL-6)在转录水平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对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DHAV-3感染1h后即在所有的样品中检测到。组织器官中病毒含量,血液和胰分别在感染后12和96h达到峰值,其余器官均在感染24~48h后达到峰值。病毒含量较高的前三位器官是肝、脾和肾(分别为10~(11.15)、10~(10.37)和10~(10.30) copies·g~(-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在感染3~12h后以空泡变性为主、24~48h以坏死为主。肝中上述6种细胞因子转录量除IL-1β在12h达到最高外,其余均在感染后24~48h达到最高,感染48h后,其转录量变化随肝中病毒含量下降而降低,并与肝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DHAV-3在雏鸭体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肝、脾、肾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肝中细胞因子极有可能在抑制病毒增殖和修复组织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据GenBank中人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序列,由Oligo 6.0设计一对引物,以提取的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5株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pilA基因,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pilA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549bp,编码182aa,与人源、鸡源及猪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7.3%~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87.5%~100.0%。对不同宿主来源大肠杆菌pilA基因所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性、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分析比较,结果显示Ⅰ型菌毛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并存在一定的共同抗原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各菌株之间的pilA基因遗传相关性与其宿主来源及血清型之间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1)建立单抗介导的、能够对黄曲霉毒素AFB1进行亚细胞定位的免疫组化方法;(2)探明AFB1侵染和分布于雏鸭靶器官(细胞)规律,为阐明AFB1对雏鸭的致病机理提供基础实验数据,为AFB1感染人类提供研究模型。【方法】(1)利用AFB1单抗、免疫组化理论和方法,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建立检测感染雏鸭组织器官和细胞中AFB1方法;(2)7日龄樱桃谷鸭饲喂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为150 µg•kg-1的全价饲料,分别于6、12、24、48、72、96、120、144、168和192 h各剖杀2只,取心、肝、脾、肺、肾、脑、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胰腺等组织器官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应用建立的单抗介导免疫组化对AFB1在感染雏鸭体内侵染的组织器官和细胞进行定位检测。【结果】(1)建立的单抗介导的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性检测到感染雏鸭组织中的AFB1,而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疫里默氏杆菌、鸭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沙门氏菌和鸭大肠杆菌感染鸭组织呈现阴性反应;(2)雏鸭采食含AFB1饲料后,24 h可在肝脏和肾脏中检测到AFB1,随后在脾脏(48 h)、胰腺(96 h)、十二指肠(120 h)、心肌(144 h)及法氏囊(168 h)检测到AFB1,其中肝脏和肾脏的阳性结果最强;AFB1分布于肝脏肝窦及汇管区周围炎性反应带的肝细胞,肾脏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脾脏白髓及炎性细胞,胰腺腺上皮细胞,十二指肠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心脏血管周围和心脏发生空泡变性的心肌纤维中;AFB1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内,而细胞膜和细胞浆内也有少量的分布。【结论】(1)单抗介导免疫组化能够特异检测AFB1感染雏鸭组织石蜡切片中的AFB1和亚细胞定位, 还可用于AFB1感染雏鸭的实验室诊断和甲醛固定组织的回顾性诊断;(2)AFB1可广泛侵害感染雏鸭各个组织器官,以肝脏和肾脏最为严重。AFB1主要蓄积于被感染的细胞核。  相似文献   
6.
将鸭α-干扰素基因疫苗pcDNA-SDIFN-α分别按每只1、3和6μg剂量采用基因枪轰击方式免疫樱桃谷鸭,以PBS、空载体质粒pcDNA 3.1(+)和鸭瘟弱毒疫苗为对照,注射后第15 d给每只鸭人工感染鸭瘟强毒.结果显示,1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有3/12死亡,PBS和空载体注射鸭分别有5/12和4/12死亡;3μg和6μg pcDNA-SDIFN-α免疫鸭以及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鸭100%受到保护.3个剂量pcDNA-SDIFN-α免疫鸭外周血鸭瘟病毒DNA含量显著低于PBS和空载体对照组,而3个pcDNA-SDIFN-aα免疫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基因枪轰击pcDNA-SDIFN-α免疫鸭后能产生一定的抗鸭瘟强毒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开展了检测小鹅瘟病毒(GPV)VP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的建立和基因枪轰击不同剂量(1、3和6μg)GPV-VP3基因疫苗(pcDNA-GPV-VP3)在30日龄四川白鹅体内(心、肝、脾、肺、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胰腺、血液、脑及注射部位皮肤)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的FQ-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核酸模板数与FQ-PCR测定的Ct值相关系数达到0.999,具有很好的直线相关性;②pcDNA-GPV-VP3各剂量免疫雏鹅1 h即可在各组织中检测到,其中注射部位含量最高,肝、肾、淋巴器官(脾、法氏囊、胸腺、哈氏腺)含量较高;③到免疫后217 d时,1μg组免疫雏鹅各个组织器官内仍检测到pcDNA-GPV-VP3的存在,但多数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比1 h时约少了4个数量级,其中免疫部位减少了7个数量级;④血液中pcDNA-GPV-VP3的含量较少,且免疫后1 h~217 d各时间点的差异不显著(P≥0.05);⑤不同剂量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各组织中的含量呈现的总体规律为6μg组>3μg组>1μ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FQ-PCR是定量检测pcDNA-GPV-VP3在免疫雏鹅体内含量的可靠方法,pcDNA-GPV-VP3免疫雏鹅后1 h时可分布至雏鹅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并持续存在217 d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猪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成功构建了IL-2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2),探讨了pcDNA-IL-2作为分子免疫佐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ORF5基因疫苗(pcDNA-PRRSV-SC2-ORF5)免疫猪的增强作用。经间接ELISA法、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对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pcDNA3.1(+)空载体和灭菌水免疫对照猪的血清抗PRRSV抗体IgG、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cDNA-IL-2与pcDNA-PRRSV-SC2-ORF5共同免疫猪的IgG含量、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CD4^+和CD8^+细胞比例与pcDNA-PRRSV-SC2-ORF5单独免疫猪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pcDNA-IL-2能显著增强pcDNA-PRRSV-SC2-ORF5基因疫苗免疫猪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PRRSV基因疫苗的良好佐剂。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疱疹病毒UL34基因的序列特点、编码蛋白结构特点、基本功能以及它与UL31蛋白、Us3蛋白、动力蛋白、核纤层蛋白的相互作用。表明,UL34基因对病毒的早期包装、成熟和出芽以及对UL31蛋白和核纤层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正确定位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鸭乙型肝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 irus,DHBV)是禽嗜肝DNA病毒科禽嗜肝DNA病毒属(A v ihepadnav irus)的代表种,其形态结构、核酸组成、生物学特性、发病机理和相对嗜肝性等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 irus,HBV)很相似,感染鸭后也可引起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1,2]。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