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沼肥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的产物,富含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为摸索沼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施用技术,探讨沼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开展"三沼"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益,为推广沼肥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提供依据,于2009年4~10月进行了沼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用沼渣及复合肥作底肥的基础上,利用沼液作追肥,能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马铃薯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田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本试验结果是:麦—豆—油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45.8~46.8kg/亩,增产幅度36.4%~37.2%,3年增值33.81元/亩,增值幅度37.37%,水分利用率提高0~054kg/mm;洋芋(马铃薯)—油—豆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138.1kg/亩,增产幅度1倍,3年轮作产值增加153.55元/亩,增值幅度近2倍,水分利用率比连作小麦增加0.161kg/mm,合理轮作是此类型地区调控水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虽然增加了春小麦的地膜投入,但增产、节水、省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较高,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5.
坡耕地新修梯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期间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墒保水能力较强,0~200 cm的土壤储水量(本次土壤水分测定,选3个样点,样点面积1 m×1 m,土壤储水量按公式W=10×H[土层厚度(cm)×ρ(容重g/cm3)×b(土壤含水量%)计算],干旱年份比坡耕地少1.5 mm,平水年、丰水年比坡耕地多22.7~39.5 mm,不论是(平水年、丰水年、干旱年)阴坡新修梯田储水量均高于阳坡,切土部分高于填土部位。坡耕地修成梯田后,小麦产量比坡耕地增产31%,马铃薯增产57%,每1 mm水分增产粮食0.22 kg。  相似文献   
6.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腐殖质土)或人工地表覆盖,可降低蒸发量,并对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冻害、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地膜玉米、垄沟玉米在丰、欠降水年的产量性状、水分收支平衡情况的比较分析,说明地膜玉米由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欠水年有明显的暗效果,而在丰水年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青海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特点是:贮水容量大,有效水多,但土壤水分损耗期和休闲期无效蒸发多,水分相对稳定期保水能力强,作物利用土层浅。在可利用有效水的低含量区,进行麦—豆合理轮作及寻找防止无效蒸发措施,对提高有效土壤水分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