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同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橡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搜索并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巴西橡胶树TLP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Hb TLP1.该片段包含一个98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7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氨基酸序列含有一个超级THAUMATIN-Like结构域,与杨树、大豆、葡萄和拟南芥的TPL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受水杨酸(SA)和鞭毛蛋白(flg22)的诱导,但不受茉莉酸(JA)的影响.以上结果揭示该基因为橡胶树的TPL同源基因,参与SA介导的抗病信号途径和植物的先天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对橡胶树转录组进行测序的基础上,利用模式植物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巴西橡胶树APX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HbAPX.该片段包含1个858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5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人才,能够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扩招是实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为助力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课题组结合广东省高职扩招的具体政策,指出涉农专业高职扩招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着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难、教育教学工作新、保障高质量就业要求高等主要难题,进而对高职院校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信息化混合式教学,多模式、多类型开发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实践,聘请企业实战教师,组织开展“1+X”证书培训;建立完全学分制,实现校内、校外学习贯通;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探索多元考核方式;发挥行业办学自身优势,深入开展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雷州半岛砖红壤不同氮钾互作水平下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尿素和氯化钾为试验材料,各设置4个浓度梯度,开展氮钾互作试验.结果表明:N2 K1、N2 K2、N2 K3、N3 K1、N3 K2、N3 K3试验处理均显著提高甘蔗产量、单茎质量,均在N3 K2处理达到最大值,增产幅度分别达32.44%、37.25%;N1K3、N2K2、N2K3、N3K2、N3K3试验处理显著提高甘蔗糖分含量,在N3K3处理达到最大值,增幅达19.72%;N2 K1、N2 K2、N2 K3、N3 K1、N3 K2、N3 K3试验处理均显著提高甘蔗有效茎数,在N3 K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增幅分别达14.09%.不同处理土壤pH值均有所降低,N3K3处理pH值降幅最大,降低了0.31个单位,土壤酸化显著;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在N3 K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增加量为2.82 g/kg;不同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所降低,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有效茎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茎质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糖分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分蘖率、株高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径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蔗主要的农艺性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分别与土壤pH值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甘蔗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单茎质量>有效茎>株高>糖分含量>分蘖率>茎径>出芽率.通径结果表明,单茎质量、有效茎和株高通径系数较大,因此在甘蔗生长中应重视这3个性状的生长调控.综上所述,从甘蔗产量、农艺性状、土壤营养和成本综合考虑,推荐N 3 K2互作处理相对适宜,后续土壤酸化防控栽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甘蔗螟虫是常见的甘蔗害虫之一,其幼虫的危害会造成甘蔗大量减产.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农药防控甘蔗螟虫,造成农药面源污染严重,螟虫抗药性增加,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综述了甘蔗螟虫生态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介绍了甘蔗螟虫物理调控、性诱、生物制剂和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以及应用该模式替代农药防控甘蔗螟虫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提出了全方位、全时空的甘蔗螟虫生态防控模式,以期为甘蔗螟虫防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在前期课题组对橡胶树转录组进行测序的基础上,根据模式植物中PR1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搜索并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巴西橡胶树PR1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HbPR1。该片段包含一个4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与杨树(Populus tomentosa)、葡萄(Vitis vinifer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PR1蛋白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76%,74%和72%,并含有SCP_PR1_like结构域。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表达受水杨酸的诱导。以上结果暗示该基因为橡胶树的PR1同源基因,可作为橡胶树系统获得性抗性产生的标签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