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5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02篇
林业   691篇
农学   493篇
基础科学   566篇
  546篇
综合类   3455篇
农作物   436篇
水产渔业   449篇
畜牧兽医   1807篇
园艺   577篇
植物保护   23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38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水稻病程相关蛋白质OsPR1A的表达受上游抗病基因Xa21调控,接菌后早期启动Xa21介导的OsPR1A较高水平表达对水稻抵抗白叶枯病菌至关重要。同时OsPR1A也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诱导表达。对于OsPR1A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作为抗性反应发生的标志基因佐证其他基因或途径在抗性中的作用,缺乏直接的证据证实OsPR1A本身的生物学功能。【目的】通过获得OsPR1a-OX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调查其表型及农艺性状,并明确OsPR1A蛋白质表达与抗性的关系,为鉴定OsPR1A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OsPR1a-OX转化载体转入到水稻受体4021中,利用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筛选并鉴定OsPR1A超表达阳性纯合株系。在成熟期,调查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及农艺性状(株高、穗长、分蘖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在31℃条件下,将生长2周的水稻幼苗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并在接菌0、2、4、6、8、10和12 d时测量病斑长度。在接菌0、4和6 d时,收集TP309、4021和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水稻叶片,提取蛋白质,利用WB技术检测OsPR1A的表达特征。【结果】构建了OsPR1a-OX转化载体,并转入到受体4021中,筛选并鉴定到2个OsPR1A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704和#709)。调查了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在成熟期的表型及农艺性状,与对照4021相比,#704和#709的株高较矮、穗长较短、分蘖数减少、结实率降低,但籽粒稍大,可能与结实率低有关。在31℃条件下,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病斑长度与对照4021相比明显缩短,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接菌0、4和6 d的材料中,超表达转基因植株#704和#709中OsPR1A始终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丰度,从而提高了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结论】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OsPR1A超表达转基因植株;超表达OsPR1A影响到水稻的正常发育过程;超表达OsPR1A后增强了Xa21介导的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用肥技术以及不同加工烘干温度,考察不同处理对浙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复合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浙贝母的产量最优,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复合肥处理的贝母在60、90 ℃烘干温度下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农户常规处理90 ℃烘干不合格,其他肥料处理的贝母在试验烘干温度下均合格。由此可知,大量使用氮素等复合肥及鸡粪等可显著提升产量,但高产的浙贝母质量容易达不到药典标准。烘干温度是影响浙贝母中贝母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烘干温度升高,浙贝母的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的处理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设计开发针对生物农药的专用雾化喷头和喷施技术,为确定专门喷施生物农药的风送转盘式离心雾化机构提供理论支持,为预测不同测试范围、操作技术参数和转盘喷头结构下的雾滴粒径尺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制造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喷头,构建雾滴粒径性能测试系统,雾滴在植物中的穿透性测试系统以及生物农药活性测试系统,通过改变离心雾化转盘喷头的结构参数(转盘外径、斜角、齿数)以及操作技术参数(流量、转速、风送机构风速)进行雾滴粒径、生物农药活性试验。【结果】1)转盘齿数和转盘斜角对雾滴粒径的影响不显著,而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与雾滴粒径相关,雾滴粒径随着输药流量增大、转盘外径减小、转速降低和喷雾距离增加而变大。2)构建以输药流量、转盘外径、转速、喷雾距离等参数为自变量,以转盘喷头雾化后的雾滴体积中径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模型调整R~2为0.917,具有显著统计意义。3)通过放置在目标树木不同冠层的水敏纸分析雾滴覆盖率,转盘喷头与风送机构结合,使雾化后的雾滴借助风力的吹送作用,能够更好地穿过树木冠层,迎着喷施方向前层植物上的雾滴覆盖率明显高于中层和后层,且随着风速升高,各层的雾滴覆盖率显著增大。4)以白僵菌作为喷雾介质,测试孢子萌发率来衡量生物农药喷施后的活性损伤情况。转盘喷头的雾滴粒径与转盘齿数和斜角的相关性极弱,而与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密切相关,影响生物农药活性的转盘喷头结构参数和操作技术参数因素次序为:风速转盘外径转速输药流量转盘斜角转盘齿数。【结论】转盘喷头在风送机构的吹送作用下,可提高喷雾覆盖率,增强防治效果。综合雾化性能和防治性能数据,转盘外径0.1 m、输药流量20 L·h~(-1)、转速314 rad·s~(-1)、风送机构风速5 m·s~(-1)为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喷施系统的最佳参数设置。  相似文献   
4.
非负特征值约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判定一个极化矩阵能否对目标的散射机制进行表征。若一个矩阵不能满足非负特征值约束条件,则不能表征目标的散射机制,也就没有地物目标散射的极化信息。在非负特征值约束理论之前的极化分解中忽略了这个条件,导致分解的极化特征没有意义。根据满足非负特征值约束的非负特征值分解方法,提取出平面散射、偶次散射、体散射分量,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提出了一种SAR图像分类方法,并以AIRSAR_SanFrancisco数据进行分类实验,且将分类结果与H/A/α-Wishart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非负特征值分解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结合的分类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很好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小麦上开展了纳米碳尿素试验,探讨施用纳米碳尿素对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纳米碳尿素可有效降低土壤全盐含量;按照常规用量施用纳米碳尿素可以有效促进小麦增产,而减量10%施用纳米碳尿素处理较常规处理减产6.4%。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优化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打浆度控制,以期抄造成型的烟草片基物理性能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方法】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过程中,不同打浆度对浆料纤维形态(显微镜像、长度分布、宽度分布和卷曲度分布)、片基物理性能(抗张强度、造碎率、透气度和松厚度)及片基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打浆度在35°SR~75°SR的范围内,随着打浆度的提升,纤维均质长度逐渐降低,而纤维宽度及纤维卷曲度无明显变化;打浆度与片基切丝造碎率及片基松厚度成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关系式y=-1.026x+6.756及y=-0.038 4x+5.550 6表示;打浆度与片基抗张强度成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可用线性关系式y=4.624 1x+635.8表示;打浆度与片基透气度成指数函数相关,可用线性关系式y=6 519.5e~(-0.096x)表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得出的公式,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 7、0.964 3、0.878 1和0.912 7;打浆度对片基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打浆度越高,再造烟叶片基纤维孔隙越小,纤维之间结合越紧密,单根纤维的可见度逐渐降低,片基的致密度越高。【结论】研究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过程打浆度的设定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百叶干现代兽医学称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瓣胃内容物不能顺利排入皱胃而停滞于瓣胃小叶间,水分被内容物吸收,进而胃内容物干涸,并物理性吸收患畜机体组织间水分,导致患畜营养随水分流失,机体抵抗力下降,危及患畜生命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的河谷地带,主要侵害冬春季节的牛,尤其是役用牛,患病虽多为饲源性散发,但因前期症状不明显,易贻误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截至2019年10月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70493.33hm~2,其中鼠(兔)害发生面积24526.67hm~2,同比下降3.74%,危害程度为中、轻度。经过几年的有效防治,鼠(兔)害发生趋于稳定。预测2019年秋冬季、2020年春季森林鼠(兔)发生面积在4000hm2左右,与2019年实际发生面积基本持平,针对鼠(兔)发生情况,河北省林业部门应进一步搞好鼠(兔)害调查,加强技术培训,遵循无公害生物防治原则,有效地保护好林地生态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其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关于核心素养问题的提出,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行了文献的研究,了解到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大学生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其培养的方案。通过以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要素的研究为重点,通过相关文献的分析了解到不同学者对于核心素养要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于如何加强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改革仍在继续,需要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多些实证的考察研究,并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大学生评价测量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