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长江下游稻麦地区农田基本建设迅速发展,肥水条件不断改善,小麦生产水平日益提高,迫切需要有综合丰产性状优良、产量潜力更大的品种.因此,加强选育和合理应用新的高产小麦品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宁麦7317小麦是我院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经多代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增产潜力较大、中晚熟适于淮南稻麦两熟地区种植的高产小麦良种.  相似文献   
2.
对小麦品种系谱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不同亲本材料的遗传因子对杂种后代性状形成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变异的情况,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育种策略,提高育种效率.本文试图对本省主要小麦品种系谱作一剖析,并就小麦品种进一步选育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改良小麦品质一向是小麦育种的重要课题.农业、粮食和食品加工业也迫切要求改善小麦品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信息,为农业、磨粉和食品加工业更好地利用现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当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10个小麦品种.选材以地区分布为主,兼顾不同类型、熟期和产量水平.其中淮南地区6个:宁麦6号,宁麦3号,扬麦4号,扬麦3号,苏麦1号,宁丰小麦;淮北地区4个:郑州761,济南13号,徐州17号,淮麦11号.试样由有关单位提供,由江苏省农科院和无锡轻工业学院分别进行品质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1975年开始,我们将抗赤霉病作为小麦育种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于工作伊始,基础薄弱,在育种的原理、材料、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搜集和鉴定抗赤霉病种质,向高产材料和早熟材料转育抗性抗病亲本是抗赤霉育种的基础材料.九年中共选用43个亲本,其中有的是经过接种鉴定,证明具有抗性而后选用的;有的虽经文献介绍是抗病材料,但后来经鉴定并不抗病而停止使用的.九年来共配制杂交组合3287个,其中抗赤霉病组合1758个,约占一半.  相似文献   
5.
生产率和稳定性是衡量和评选作物优良品种的主要指标,也是推广和利用的重要依据.然而,生产率和稳定性受到品种、环境、品种与环境互作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品种与环境互作,表现出个体和群体的多种特征特性及其相互间的协调和补偿作用.因此,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生产率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根据江苏省淮南地区1982~1984两年的区试结果,对一批小麦新品种的生产率和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