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讨黄芪、板蓝根对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5只平均体重为(18.44±5.75) kg、日龄为(210±30) d的本地山羊,随机分成5组,每组3只羊(一公两母)。对照组山羊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1.6%的黄芪粉和0.8%、1.6%板蓝根粉。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试验期内,黄芪添加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黄芪高剂量组最高。试验14、28 d,黄芪高剂量组山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和生长激素(G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芪高剂量组山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芪低剂量组山羊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板蓝根添加组(P<0.05);黄芪高剂量组山羊血清球蛋白(GLB)、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M)、白细胞介素-2 (IL-2)及α-干扰...  相似文献   
2.
普氏野马为濒危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荒漠草原地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野马。成年普氏野马体长220~280 cm,肩高120 cm以上,体重常大于200 kg。四肢短粗,常有2~5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称"踏青"腿。全身体毛棕黄色,向腹部渐渐变为黄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条黑褐色的脊中线。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马的总数量已达到1 000多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半散放设施中。我国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之一,对野马重新引进和回归自然工作十分重视,数次以高昂的代价从欧美重新引进纯种野马的后  相似文献   
3.
赛加羚羊自引入国内后,经过多年精心繁育,虽种群已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繁殖率,但种群大小还未突破瓶颈。本文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研究影响种群扩繁的主要因素除了赛加羚羊寿命短之外,场地承载容量、春季青黄草转换、交配期体能巨耗、疫病以及种源引入困难也是影响种群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饲喂树叶对笼养金丝猴的影响,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对人工饲养的川金丝猴进行多年饲养繁殖实践。结果表明,在笼养金丝猴的饲料配方中,不喂食树叶,也可以保证金丝猴正常生长,且个体发育良好,繁殖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醉剂M99对普氏野马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盐酸二氢埃托菲(M99)麻醉剂对21匹拟放归野马中的14匹进行麻醉,并对其麻醉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麻醉剂M99对普氏野马的麻醉诱导期短,维持时间长,麻醉确实,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结论]在临床上,麻醉剂M99可用于放归野马的捕捉与保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引进的赛加羚羊饲养繁育情况的观察分析,得知其从刚开始有效引进的12只发展到现在的171只,种群具有良好的繁育能力,并对武威半荒漠气候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羚牛在武威饲养繁育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引进的3头羚牛的饲养繁育情况。从1997年起,武威羚牛饲养场共成功繁育4头,已基本适应半荒漠环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牛磺酸、氨基酸螯合铁及中草药复方4种不同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其对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健康山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对照组不添加药物,其他组依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维生素E、牛磺酸、氨基酸螯合铁和中草药复方,连续饲喂21 d,称重并测定山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C+维生素E组和牛磺酸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4.50%和131.96%,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试验组相比,牛磺酸组对TP、γ-IFN、IL-2、SOD指标影响最明显(P<0.05);维生素组可显著提高ALB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P<0.05)。研究表明,日粮基础上添加0.10%牛磺酸、0.005%维生素C和0.02%维生素E均可显著提高山羊日增重和抗氧化能力,0.10%牛磺酸对提高山羊血清免疫功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赛加羚羊在半荒漠地区半放野状态下的繁殖规律,通过资料分析与现场观察,研究了近30年来饲养于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赛加羚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赛加羚羊的产仔率126.67%,产羔成活率87.72%,死亡淘汰率18.03%,存活率81.97%;发情周期21.46 d±2.59 d;雌羚羊7月龄性成熟,情期受胎率86.61%,妊娠期140.73 d±2.25 d,每胎产1~2仔,双胎率56.14%;羔羊初生体重2 882.32 g±45.93 g、体长45.56 cm±0.54 cm,雌、雄羔间初生体重与体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羔羊初生体重与体长存在相关性(r=0.313,P0.01)。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比了半放野状态下与人工圈养状态下赛加羚羊的繁殖情况,发现半放野状态下其产仔率、产羔成活率、存活率、双胎率和羔羊平均体重等主要繁殖性能指标均比圈养状态下高;此外,赛加羚羊自引入后对所在半荒漠地区气候环境进行了一个适应过程,发情期逐渐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12月中旬逐渐提前到11月中下旬,分娩盛期也相应提前,由刚引进初期的5月中上旬逐渐提前到4月中下旬,到5月初已基本结束产羔。说明赛加羚羊在繁殖上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与同亚科动物相比,具有性成熟早而寿命短(4~5岁)、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高、交配季节后淘汰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豚尾猴(Macacanemestrina)的尾巴很短,尾巴上的毛也很稀疏,尾的基部较粗,尾梢较细,但末端有一簇长毛,在行动的时候常呈“S”形弯曲如弓,状似猪尾,得名“豚尾猴”。豚尾猴的冠毛短而黑,头顶上有放射状的毛旋,但前额却辐射排列为平顶的帽状,像是留着“板寸”发型,所以也被叫做平顶猴。豚尾猴分布于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和我国。共分化为3~4个亚种,我国仅有缅甸亚种,分布于云南勐海、临沧、思茅、勐腊、景谷、盈江、保山和西藏墨脱、米林等地。豚尾猴栖息于亚热带森林中,是一种昼行性、树栖、杂食的动物。喜欢群居,每群大约为3~20只不等。在野外的生活习性与猕猴相似,主要以热带果实和昆虫、小鸟和鸟卵等为食[1]。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豚尾猴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文章通过对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引进饲养的6只豚尾猴进行饲养繁育观察,旨在研究和总结豚尾猴在半荒漠地区的适应性及饲养繁育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